2010-03-01

重走一次二二八史蹟!



去年的二二八那一天,記得是與若芳品妤一起去排字,今年,我們一起重走了一次二二八事件的歷史遺蹟,在永樂市場前面凝視歷史曾發生的一瞬間,走到天馬茶房前面,彷彿聆聽到1947年二二八那一天的槍響,走向行政公署,走到人群聚集抗議的專賣局前面,再轉到和平紀念公園,獻上手上的白色花朵,吃一碗有歷史意涵的魷魚糜。

1947年2月27日,台北專賣局專員傅學通與葉得根、盛鐵夫、鐘延洲、趙子健、劉超群等六人(均為外省籍)及四名警察(均為本省籍),以查緝員身分前往臺北市大稻埕一帶取締私煙。公務執勤間,該查緝隊伍於臺北市南京西路的天馬茶房(約位於今延平北路附近)前發現寡婦林江邁(40歲,育有一子一女)販賣私煙,查緝員將林婦所販賣的香煙及身上所有的錢財均被沒收。林婦以家計困難,跪地求饒。查緝員堅持不讓步,而民眾越聚越多的情況,加上語言不通等因素,林婦被葉得根以槍托擊傷頭部。

民眾目睹此景後極為憤怒,乃將查緝員包圍,傅學通等人開槍警告,其中,傅學通不幸誤殺了當時在自宅樓下觀看熱鬧的市民陳文溪。激憤的群眾當晚就包圍警察局,要求懲兇,但得不到滿意的答覆。隔天,2月28日,臺北市部分地區罷工、罷市,不少市民除了前往肇事查緝員所任職的該台灣專賣局台北分局抗議。

而這一次,我們就是從大稻埕走過天馬茶房,再走到重慶南路二段的專賣局前面,大家站在曾是歷史圖片前的重慶南路前面蓋章紀念,如同上面的歷史圖片重疊,感覺真的超奇怪的!



後來接到電話說國防部掛布條說「慶祝二二八」!又聽到郝龍斌在二二八這一天談要「雙殺」,我想,這些人一定是真的不明瞭二二八事件在我們心裡的份量,也沒有走過這些史蹟,所以才能在這樣的日子裡說出刀光劍影殺來殺去的話,或做出掛紅布等這些讓人傷心的事。



這些年來我最討厭有人動不動就說「我們要向前看,不要向後看」,有人叩進來說不要老提過去時時我都會忍不住的想罵回去,因為,這就是故意洗腦的愚民統治,統治者最喜愛要人民遺忘,統治者最希望丁丁們不知道曾發生的屠殺與壓迫。愛德華薩伊德在他的訪談錄《文化與抵抗》(梁永安譯,立緒,台北2004)說,什麼時候該記著,什麼時候該遺忘,是一件我們應該自己決定的事情(頁182)!

捷克作家米蘭昆德拉在他的小說《笑忘書》裡提過:人反抗權力的鬥爭,就是記憶反抗遺忘的鬥爭(頁182)因此,奇怪的是,凡是發生過大屠殺的土地,就會不斷的有人出來高喊快快忘光光吧,像亞美尼亞人在1915年曾遭大屠殺,也有人撰文要他們趕快把事情忘掉,愛德華薩伊德說:「凡是政治認同受到威脅的地方,文化都是一種抵抗滅絕和被抹拭的方法。文化是『記憶』抵抗『遺忘』的一種方式。」(頁 159)。他在一次又一次的演講中強調記憶對巴勒斯坦人的重要性!因為:我們沒有組織性的記憶,因為我們沒有國家,沒有中央政府。(頁183)因為,巴勒斯坦人所有檔案資料均被摧毀,以色列人想要抹殺這塊土地曾經是巴勒斯坦人的家,強把「應許之地」的神話意象要現實化。然而,殖民者要壓抑,民眾總有反抗的意志。


愛德華薩伊德說,儘管如此,「幾乎每一戶巴勒斯坦人家(哪怕他們已是 1948 年以來的第三代)都仍然會保存著祖屋的鑰匙、舊信、舊契約、老照片、舊剪報─這些都是我們的生存相對整全的時代的遺物,而保存它們,就是為了保存那個時代的記憶。記憶是一種保存身份認同感的有力集體工具。它不只可以透過官方論述和書本來保存,也可以透過非正式的記憶來保存。那是抵抗歷史被擦拭的一座要塞,是抵抗的一種方法。」(頁 183)

薩伊德不斷的呼籲他的鄉親們留下自己的文化與集體記憶,那麼,台灣人呢?這些年來馬英九政府刻意拆除掉台灣人與中國無關的歷史痕跡,連蔣渭水也變成他連結中國的工具。那麼,屬於台灣人的音樂、文學、詩歌在那裡呢?我們的集體記憶在那裡呢?薩伊德在書中說:巴勒斯坦人有一系列的文化論述現已成了鞏固巴勒斯坦人認同感的部份憑依,有巴勒斯坦人的電影、戲劇、詩歌、文學,還有批判和政治論述…。文化論述還有另一個面向,它具有分析的力量,可以超越陳腔濫調,可以戮破官方赤裸裸的謊言,可以質疑權威,可以尋找替代方案,這些全都是文化抵抗軍火庫的一部份(頁159)。


這一天,我們在大同分局員警全面陪同下,走過一個又一個歷史景點,再走進了中正分局的大量搜證中,歷史圖片裡面的二二八不斷在眼前出現,63載攸忽已過,記憶與遺忘不斷在身旁交錯出現,我不知道下一代的孩子們能否體會63年前圍在重慶南路專賣局前台灣人的憤怒,眼前爭相蓋章、拿持白花紀念的人群疊影重重,我們好像聽到了歷史照片裡台灣人不平的吶喊,車聲夾雜著人聲在重慶南路的風中歎息不止。





**從達爾文二百年這一天,看台灣人的物競天擇
**從組織抗原來看台灣人的血統
**閱讀《再現的政治》談認同
**在自我與他者之間的迷文化
**柏林倒塌20年看台灣民主逆流
**媒體被大量購買,成為洗腦文宣工具
**世間未許權存在,勇士當為義鬥爭
**閱讀《受壓迫者教育學》看我們的覺醒



音樂人生延伸閱讀
*從維吾爾歌謠《青春小鳥》看熱比婭
**卡拉揚指揮的《莫爾道河》
*《wind of change》看柏林圍牆倒塌20載談民主逆流
**庫貝力克指揮演出史麥塔納的《我的祖國》
**德弗札克《b小調大提琴協奏曲》
**秋天聽爵士:費茲潔羅與阿姆斯壯
**柴可夫斯基的《1812序曲》
**夢中花歌聲中加入民進黨
**清新魅力梁茜雯
**夢中花歌聲,余晏團隊東海岸逆風行
**貝多芬的《熱情》
**阿班貝爾格四重奏,告別世界了
**蕭邦的《升c小調圓舞曲》
**34歲的羅斯托波維奇 >
**1962年的曼紐因
**《Blowing in the Wind》送給烈火青春

延伸閱讀:符號與認同
**不要遺忘,努力縫補斷裂的過去
**台灣的民主正在大倒退,恐怖喔
**光榮的新認同,感謝海莉的淚光閃閃
**台灣就是台灣
**選舉文化蛻變:不分藍綠的認同感
**選舉文化蛻變:台灣分裂成兩種人
**520雜感談國族認同
**四百萬元的政治洗腦
**柴可夫斯基的1812序曲
**看木村拓栽的change,以強大的熱情來改變
**從HALL的認同,看我為什麼是史巴克迷
**感性與理性的探討:直覺能訓練嗎
**在自我與他者之間的迷文化
**從REAL的文化模式看媒介
**媒介建構他者與我類的文化意涵
**擬像的新聞建構出超真實的台灣
**從《受壓迫者教育學》看覺醒
**《為什麼不殺光?》讀書心得
**老照片看1946年的台灣


1 則留言:

何朝棟 提到...

陳師孟老師在三月一日綠色三口組提的波蘭KATYN大屠殺(1940年的「卡廷大屠殺」), 有《愛在波蘭戰火時》KATYN這部電影, 值得推薦, 2008年8月在台北上映
《愛在波蘭戰火時》官方網站
http://katyn.swtwn.com/intro.htm
《愛在波蘭戰火時》:撫平歷史傷痛的安魂曲
http://blog.chinatimes.com/justsaymo/archive/2008/08/15/309723.html
「愛在波蘭戰火時」之外
作者:朱立熙
http://www.rickchu.net/detail.php?rc_id=1556&rc_stid=14

文明.臺灣.環保.弱勢.文化.改變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