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8-03
Appassionata
現場聆聽貝多芬的《熱情》一曲"Appassionta" op.57 作品第57號,又稱F小調奏鳴曲。覺得簡直像鋼琴家的錄影帶在快轉,鋼琴家的手快速在鍵盤上躍過,全場靜止,每個人睜眼凝視,有點兒擔心鋼琴家的快手會不會當機或錯音,但音符這麼準確地在耳畔流過,彷彿感受到1806年時,36歲的貝多芬在布倫斯威克伯爵的別墅裡對泰蕾莎的如火熱情。
在波士頓美東夏令會的王康陸紀念音樂會,聽到鋼琴家許鴻玉女士演奏《熱情》,她的手在快速流過鍵盤,大約有十分鐘的時間我的目光絲毫無法離開她的手與鍵盤,突然,熱情的結束音樂嘎然而止,現場響起如雷掌聲,彷彿幻覺。只可惜上面的錄音效果不好,無法呈現那一剎那的心情。
人生的偶然不只在一個月前的那一曲熱情,之後我偶然結識了許鴻玉等多位旅美台僑,她們才是真正的台灣人,在多元國際的紐約保有最質樸的台灣人的熱情。
《熱情》是貝多芬中期著名作品,原曲是貝多芬送給布倫斯威克伯爵的作品。第一樂章為甚快版,f 小調,12/8拍子,第二樂章是流暢的行板,降D大調,2/4拍子,變奏曲式。第一變奏沉穩,左手切分音變奏﹔第二變奏較溫暖,由右手的十六分音符教主題的旋律加以改變,左手單純的旋律﹔第三變奏急促緊迫,將音符實質細分為三十二分音符,分別由左右兩手進行主題的旋律。第三樂章視從容的快板,f小調,2/4拍子,奏鳴曲式,有如狂風入境,一陣呼嘯中結束樂曲。
如下面檔案,是在網路中找到的二十世紀初英國的女鋼琴家蜜拉‧海絲(Myra Hess, 1890~1965)所彈奏的《熱情》奏鳴曲開始時的片段
樂聖貝多芬中期作品有著激烈狂暴和對現狀不滿,他創作了9部交響曲,32首鋼琴奏鳴曲…等無數曲子,據傳他認為《熱情》是最好的一首鋼琴奏鳴曲。原曲沒有標題,是漢堡出版商克朗茨命名為《熱情》,貝多芬的學生曾問他這首曲子要表達什麼,貝多芬的回答是:「你去讀一讀莎士比亞的暴風雨吧!」貝多芬雖然長得其貌不揚,且在1802年完成第二號交響曲後耳疾惡化,但他1803年寫出了第三號「英雄」交響曲原要獻給拿破崙,後來因故改名(註:我也因此曲搭配政治評論而曾獲獎),而1805到1806牛的《華德斯坦》與《熱情》令人如癡如醉。
聆聽這曲《熱情》,彷彿感受到王康陸博士等人為台灣犧生奮鬥,也述說著他在高壓政治下嘎然而止的人生,偶遇王康陸家人,深刻體會他們贊助舉辦音樂會的熱情。相較於島內沸騰的心與政治氛圍,用生命換取的熱情彷彿仍為台灣深情敲鍵。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文明.臺灣.環保.弱勢.文化.改變ing
2 則留言:
good morning
建議你定期舉行小型音樂欣賞聚會 邀請選區市民參加 45分鐘欣賞音樂 30分鐘交換市政意見
貝多芬建議參考莎翁的"暴風雨",應該是論及後人稱為TEMPEST SONAT(OP31,#2)的那一首奏鳴曲吧?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