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3-07

難以解說的我的機器人情結!記憶體vs.腦容量,機器人vs.地球人類!


不論在電影、卡通、現實世界,每次遇到機器人都有莫名激動與認同,卡通影片無敵鐵金剛模型,夜市裡小巧機器人胸針、機器人音響、或在電影裡欣賞機器人拯救人類、機器人統治人類、毀滅人類、替代人類。機器人彷彿寂寞人類的親人、友人與敵人,在最沮喪無助時維持我們與世界的依存,與我們悲歡與共命運相連。




我所愛的宮崎駿卡《天空之城》拉普達王國的人工智慧兵是大型機器人,接受希達「飛行石」召喚,關鍵時刻復活來保衛拉普達王國,人工智慧兵頭部裝備大小兩管電子束砲,當貪梵人類不惜毀滅拉普達王國盜取礦產時,希達靠著人工智慧機器兵發射電子束砲,拯救雲裡的故鄉。


阿諾史瓦辛格主演的《魔鬼終結者》第一集裡,阿諾機器人是人類毀滅終結者,第二集殺人者、父親、保護者、朋友的四個形象交疊,阿諾所扮的機器人成為主角亦父亦友的救援者,機器人與人類既是依存者,有時也是人類替代者,當阿諾犧牲自己進入火焰中保護主角,重疊影象暗喻父與子、弒父與戀父的取代與認同。


《獵殺代理人》一開始時,人類臭皮囊已被美麗機器人取代,代理機器人結束一天辛勞回到床邊,一定會用人類自己的目光回眸看著年老色衰的軀體,這一幕何等殘酷無情。戀童、眷戀青春肉體的心靈利用機器人代理肉體的一切,隱諭人們心中憎恨的皺紋老化,肉體皮相之虛無及不安全感。男主角布魯斯威利一方面使用代理人,一方面卻痛恨代理人取代妻子,這樣的矛盾情結正是機器人所帶給人類的想望:我們一方面期待青春不老、力量無敵,可以跳到火車追逐壞人 ,一方面,我們卻害怕機器人取代真實人生。

這與兩公尺高的納美人《阿凡達》之於人類些許類似。人類社會這樣渺小、脆弱、不足,但我們對天際、世界、未知的渴望如此強烈,我們希望自己強大再強大,甚至像《變形金剛》一樣透過破壞而再造,所以凝視著機器人的同時,進而我們希望取代機器人!擁有機器人!這樣複雜的情緒正是理性與感性、科技與人性的掙扎。

《瓦力》裡,垃圾機器人瓦力雖只有幾句台詞,但畫面中只要出現人類時就會發現,機器人實在比愚蠢的人類更有情感更像人,人類被畫成如機器人般同樣面容與痴肥身材,蠢到不行。這一片與《機械公敵》一樣,人不如機器!


威爾史密斯主演的《機械公敵》,西元2035 年USR 公司頂級機器人從保母、溜狗到快遞、家庭收支等無所不能,但,機器人發明者卻慘遭完美機器人殺害,無所不能的機器人為我們代勞,最終竟成為人類統治者。讓人難忘的是機械人廢墟裡隨風搖擺裡的廢棄機械人殘駭,他們隨陽光移動,那一幕活像人類社會墓園氛圍,機械人無奈吶喊,呈現的也是人類面對大自然時無奈與渺小。


《AI人工智慧》裡機器人小孩 David被生了真小孩的父母拋棄,David渴望親情而尋求變成真小孩的方法,像《木偶奇遇記》的故事大哉問的是人類與機器人的感情、感覺差別何在?隱喻的是人類無情而情為何物?

同樣遺憾的則是《我的機器人女友》這一部日韓合作電影邏輯建立於時間軸是可逆的,美女機器人女友三次重回過去,挽救男友生命扭轉人生,故事最後是將美女機器人的記憶輸入未來美女人類的記憶腦海深處,再一次回到過去,機器人的記憶殖入真人腦海,彷機器人的人類留下了兩痕清淚,劇情終不致於太過哀傷,宅男悲哀人生獲得救贖。我忍不住連看兩次後,卻超懷念那個犧牲自己拯救宅男男友的機器人,當她傷心地儲存記憶以待百年後輸入人類美女腦海時,是否心中有著深切的哀痛:為什麼我是機器人?


這種機器人的哀痛在《機器人管家/變人》發揮到極限,我超愛羅賓威廉斯的演技(註:他的片子我一定都看),安德魯原本是管家機器人愛戀主人二小姐,最後自己更改程式更改自己成為有情緒的仿製人,再與二小姐的孫女結婚。我一度有錯覺認為羅賓威廉斯比較像機器人而不是人,最後安德魯致力於要求在法律上被承認為人,讓自己變老並結束生命,實在是機器人擬人化極限。

安德魯在劇中幾是完美男人化身,演技沒話說 !但安德魯夢寐以求的情緒、不穩定、變老變醜、結束生命的死亡,努力變成人類的努力,卻恰恰好是人類所厭煩的生老病死七情六欲,從這裡看,人類與機器人既是對比也是互補!在精密冷靜的算計與熱情無限的情感中,在完美與缺陷中,在記憶體與腦容量中,你要選擇何者?

科幻小說作家艾西莫夫(Isaac Asimov)在多片機器人影片裡為這些故事裡的機器人設定了三大守則:一是機器人不可傷害人類;二是機器人必須服從人類命令;三是機器人必須保護自己,目的是為了保護人類。但現實中,為什麼人類對於機器人故事總是樂此不疲,卻是因為機器人填補了現實中我們所欠缺的一切,滿足我們期待的無限放大。人的智慧與人工智慧互相競賽,也就是這種心態,台灣人偏好去訓練小朋友學心算,再把心算小孩送去跟電腦比賽,或設計下棋方程式與棋王對決,這種心態都是人腦與人工智慧的挑戰,也是人類的機器人情結。

18世紀法國醫師也是唯物主義開創者拉美特里(La Mettrie 1709-1751)曾著作《人是機器》,他認為人也只不過是機器而已,用精巧的機器來設想人和整個宇宙,他曾以「機械主義醫學」觀點來想,認為是人的精神活動來決定人的機體組織。

20世紀初,菲得列克.溫斯洛.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 1856~1915 )提出「人與機械合一」理論,把人的工具和機械都標準化。在他的想像裡,要將人和機械融合成一個有機體:「人與機械合一的系統」,達到工人和機器的最高使用效果。他說:「現在,人格佔最重要地位,將來,組織和系統會取代成為最重要的。」


21世紀初的我們,雖有醫界的「達文西手臂」等精密的彷機器人協助,但,距離機器人擬彷人類的時代仍有距離,奇特的是,為什麼現實世界裡我們對機器人是這麼幻想著迷?為什麼看過中山捷運站的唱歌機器人BIGPOW時忍不住沈迷其中?這裡面有自我不足的投射,也有渴望巨大的想望,更有對死亡損壞的懼怕。

機器人之於人類:是力量無限放大,理性無限延伸,記憶體永遠比腦容量大,機器人更是現實生活中人類困縮無奈時的依賴!地球人類是這樣脆弱不堪一擊,以致於我們看到機器人時,先是想要召喚她、利用她、依賴她!接著想要人機合體,放棄老化、感性、情緒、死亡成為金剛不壞之身。

這場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比賽,從第一個機器人出現時已然開展!我們在腦海裡存取一片又一片的機器人故事,並召喚人工智慧機器人在工廠生產、在病房協助開刀,並仰仗機器協助日常事務,我們在機器身上學會了各種理性算計,學著更理智與冷靜。此刻,我們其實也被輸入了理智重於情感、算計應大於情緒、可計算可預期的機器人方程式!我們其實從沒有統治戰勝過機器人,而且,在創造出一個又一個街頭機器人,拍攝出各式各樣機器人電影故事的同時,人類早已被機器人的人工智慧殖入,成為更像機器人冷酷無情算計的地球有機體!


影視筆記延伸閱讀
**余晏現場會勘:讓人與機器人和平相處吧
**感性與理性的探討:直覺能訓練嗎
**我為什麼是史巴克迷
**在自我與他者之間的迷文化
**從REAL的文化模式看媒介
**媒介建構他者與我類的文化意涵
**擬像的新聞建構出超真實的台灣
**《鷹眼》《瓦力》《機械公敵》《魔鬼終結者》的天網
**穿起綠制服的熱血青春
**舊文章:不是我的我
**偶像劇《終極一家》片尾的一幕
**電影裡的戰士頭盔
**柴可夫斯基的1812序曲
**看木村拓栽的change,以強大的熱情來改變

10 則留言:

BobChen 提到...

人與機器的差別,就是能不能更換零件,當人類可以用越來越多的零件更換自己時,人類就越來越像機器人了!

匿名 提到...

余晏小姐
您的文章很精采
但是
有一張圖片是星際大戰
文中卻沒有提到星際大戰裡面
的機器人

紐約客 提到...

這些電影好精采!真的都是講機器人!

匿名 提到...

很不好意思,有一半的片子沒有看過,要趕快追上簡議員的進度。沒想到當議員這麼忙也有空看電影。

小卡 提到...

「天空之城」是我最喜歡的卡通,真期待能住在天空的城堡,我也去了日本宮崎駿博物館,很羨慕日本的卡通幻想產業,希望有一天也有這樣精采傳奇的台灣卡通。

匿名 提到...

看了這篇,才發現我也跟議員一樣很喜歡看機器人電影,我家裡也有無敵鐵金鋼、原子超人。

小白菜 提到...

腦容量永遠比不過記憶體的容量,但是由心而發的愛才是人類勝過機器人的原動力。

匿名 提到...

台灣人民需要機器人發展
台北機器人展很YA!

匿名 提到...

機器人產業發展在台灣
台北縣新店市民贊成機器人
沒有環保團體來抗議

匿名 提到...

機器人是未來明星產業,所以沒有人來阻止,就讓它發展吧.
環保團體也沒有權利來阻擋科技發展
環保團體也沒有權利來阻擋科技發展
環保團體也沒有權利來阻擋科技發展
今年台北國際機器人展很HIGH,台北世貿中心一館很棒,沒有人來抗議.
沒有人來抗議沒有人來抗議沒有人來抗議沒有人來抗議沒有人來抗議沒有人來抗議沒有人來抗議沒有人來抗議沒有人來抗議沒有人來抗議沒有人來抗議沒有人來抗議沒有人來抗議沒有人來抗議沒有人來抗議沒有人來抗議沒有人來抗議沒有人來抗議沒有人來抗議沒有人來抗議沒有人來抗議沒有人來抗議沒有人來抗議沒有人來抗議沒有人來抗議沒有人來抗議沒有人來抗議沒有人來抗議沒有人來抗議沒有人來抗議沒有人來抗議沒有人來抗議沒有人來抗議沒有人來抗議沒有人來抗議沒有人來抗議沒有人來抗議沒有人來抗議沒有人來抗議沒有人來抗議沒有人來抗議沒有人來抗議沒有人來抗議沒有人來抗議沒有人來抗議沒有人來抗議沒有人來抗議沒有人來抗議沒有人來抗議沒有人來抗議沒有人來抗議沒有人來抗議沒有人來抗議沒有人來抗議沒有人來抗議沒有人來抗議沒有人來抗議沒有人來抗議沒有人來抗議沒有人來抗議沒有人來抗議沒有人來抗議沒有人來抗議沒有人來抗議沒有人來抗議沒有人來抗議沒有人來抗議沒有人來抗議沒有人來抗議沒有人來抗議 馬

文明.臺灣.環保.弱勢.文化.改變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