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2-13

穿起綠色制服

參加北一女挺長昌校友會


第一次參加這樣的校友會(上圖圓圈裡是躲在後面的我,本圖片轉引自中評社,鄒麗泳攝),看到這麼多北一女的學姐學妹們!從廿幾歲到八十幾歲都有,而且大家的話題同樣是敬學堂、校長、江校長…,老實說,這種感覺怪怪的,素味平生卻彷彿穿越時空而有雷同的記憶。而且看到謝長廷太太游芳枝 、蘇貞昌太太詹秀齡靦腆地穿著北一女制服出場,詹秀齡坦言高中女學生的制服實在不適合五十幾歲的歐巴桑穿,現場烘堂大笑,哈!^^

雖然不同年,但游芳枝、詹秀齡、與我都一樣是高三書班,真有趣!她們說:「變形的身材實在難以再塞回制服裡,也擔心變形無法制衡的民主無法回復原貌!」這不禁讓我回想起徬徨少年時的種種,晚上到家後,翻箱倒櫃找出幾張高中相片,如下圖。很多人覺得我不像北一女的學生,當年我也沒買畢業紀念冊,好險留下了幾張照片足以為證!


上圖是在當年的危樓敬學堂前合影,因為我是高一仁班,據傳後來學妹就不能在裡面上課了,不知真假,不知現在危樓修好了嗎?

上圖是在高三教室前拍照,現在一看發現當年的眉毛還蠻濃的,我的「北一女」書包直到畢業時還是很乾淨,上面的三個字還用針筆描過,畢業前就被念東海的表哥要走了。

上圖是與同念北一女的國中同學合影,不知道好友們現人在何方。

今天校友會現場還有一群唱校歌不必像我們一直低頭看歌詞的學姐們,她們是日本時代北一女學姐,一位八十餘歲的學姐上台時說:你們看到我現在的樣子,可以自行想像學妹你們自己八十歲之後的模樣!

的確,十六、七歲的制服青春美少女也會有八十餘歲的一天,要五十歲、或八十歲的學姐們穿上少女時代的制服,更讓人忍不住追憶那襲制服曾代表的青春!「制服一方面用來統一和凝聚,一方面用來區別和隔絕!」這是《愛上制服》的作者Paul Fussell在談到制服的文化與歷史時的觀點,他認為「世人共同面對的難題就是:每個人都必須穿制服,但同時又必須拒絕穿制服,以免自己珍貴的獨特個性遭到抹殺。如果不肯穿得和別人一樣,就會遭到嘲笑,實際上也沒有人願意在公眾場合中穿得像個傻瓜或怪胎。」今天談到北一女的綠制服時,的確體會到那襲制服的魅力與束縛,還多了點時光的悵然。

台灣社會有一種特別對於制服少女的喜愛,所以性產業裡面有護士裝、高中女學生裝、空姐制服…等,我想這是源於青少年時代正逢升學壓力,再加上傳統禮教逼使這個年齡的學生必須放棄愛憎情感專心念書,反而使制服年紀感情壓抑,再借用《愛上制服》一書所說:從童子軍到士兵,從護士到UPS快遞人員,再從廚師到修女,制服有一些秘密語言及文化意義。制服對於人類群體造成凝聚效果和區隔效果,諸如俄國人對肩章的愛好,德國人對黑色的著迷,以及義大利人對羽飾軍帽的狂熱,Paul Fussell認為,我們身上的衣服就代表了我們的個性。我也仍依稀記得穿上綠制服時的壓力與叛逆。

誰說北一女小綠綠校友都是馬迷花痴!」這是主持人康裕成講的,很高興北一女校友中有這麼多綠色的,雖然我至今仍記得高中儀隊隊長對另一名同學說:「你媽媽是台灣人啊?好可憐喔!」,也深刻體會在北一女校友裡,過去挺台派一向低調,但是,關鍵時刻,突然大家都出現了!

今天下午,我在濟濟一堂的北一女學姐、學妹間,與大家共同追思那個十七歲穿制服的慘綠歲月。

謝長廷太太游芳枝呼籲北一女校友挺長昌。(中評社 鄒麗泳攝)。

蘇貞昌太太詹秀齡身材圓滾滾,穿起綠色校服模樣很可愛。(中評社 鄒麗泳攝)。

20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17歲的簡議員水喔

匿名 提到...

啊,原來妳是北一女學姐呀!
幸會,幸會 : )

今天因為上班第一天無法前去,只有以電話打氣,但總是很掛心下午的活動。

謝謝妳的分享,看到這麼多照片上的大學姐們,感到很開心。

匿名 提到...

     現在比17歲時吸引人!
  
  

Unknown 提到...

樓上的!簡議員現在還是很水的!

匿名 提到...

余晏姐姐現在跟十七歲一樣耶
真的都沒變
謝長廷太太的身材保養的也很好

但是那位八十歲老太太的談話
聽來很震撼呢!

匿名 提到...

為什麼簡議員是穿白衣服呢?很期待看到簡議員綠制服的模樣!

匿名 提到...

為了洗刷北一女被媒體塑造成的馬迷花癡女校污名,一定要把這則消息大力放送!

好可惜喔!
昨晚看到新聞方知此重要聚會......
我是1991畢業的,曾任台大建北會副會長(1992-1993)
可以來參一咖嗎?

Unknown 提到...

很高興我昨天請假去了,一進場遠遠就看見簡議員坐在最前面。比較遺憾是出席的老校友居多,青壯年校友真如鳳毛鱗爪,我是1983年畢業的,霎時覺得有點擔憂----年輕的綠衣人都不挺綠嗎?現在看看有這麼多回應,又燃起一片希望,是不是請簡議員號召一下,我們再來一次年輕版的聚會?告訴社會:不是只有老綠綠支持綠營若有下一步,別忘了我喔:irene.chao@gmail.com (附註:昨天活動結束我信手寫了現場圖文實況給老公,沒想到給po上媒抗網站進入排行,引起一些討論,所以又貼了補充,各位姐妹有興趣的話酄迎上去看看,多多指教喔。(要記得看補充才能平衡喔)http://www.socialforce.tw/blog/blog_11843__115352.html

匿名 提到...

余晏學妹應該在活動前打預告的 ... 一定會吸引更多小綠綠出席相挺!

BTW, 三月份會有後續活動嗎?

~ 無法出席、可是有具名贊聲的老綠綠

匿名 提到...

眉清目秀,有水ㄡ

匿名 提到...

印象裡北一女的小姐都很可怕
幾位名人原來都是北一女的
讓我對北一女一下子印象都好起來了

匿名 提到...

好啦!!
簡余燕可以學學莒哈斯70歲的時候寫一寫17歲的故事,

^_^

底片散失光了不敢回頭看17歲的模樣,
17 Meow

匿名 提到...

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 1807–1882

689. My Lost Youth

http://www.bartleby.com/101/689.html


作者: 李 白    詩體: 樂 府
詩名: 行 路 難 三 首 之 一
詩名: 行 路 難 三 首 之 二
詩名: 行 路 難 三 首 之 三

17 Meow

第一首是可以唱的合唱曲不過應該沒有CD版

匿名 提到...

這兩天馬以南女士四十年前的醜聞被揭發,不知北一女傑出校友頭銜是否該追回,請議員不要忘記維護 貴校校譽努力吧!

Unknown 提到...

其實搞不好連那個"傑出校友"頭銜的推薦過程都有問題呢。相信我們眾多的中綠綠老綠綠比她傑出的大有人在啊。在那個政治黑暗是非不分的國民黨時代,別說傑出校友了,連模範母親都是搓出來的(因為她們教養出了不起的黨國大老或地方樁腳)。
不過,如果站在幫謝長廷摧票的立場,還是趕快多打政策牌吸引中間選票吧!那些正統馬迷花痴不管馬家發生啥醜事,都能閉著眼睛自我合理化,說了只怕是浪費口水。 

Unknown 提到...

還有,為了"平衡",最近媒體又把大嘴ㄚ扁幫吳淑珍寫論文的事拿出來炒。這也轉得太硬了吧,幫女朋友寫論文跟大學聯考幫人當槍手豈可相提並論?

匿名 提到...

"..我至今仍記得高中儀隊隊長對另一名同學
說:「你媽媽是台灣人啊?好可憐喔!」.."

引用簡小姐文中的這一段話,讓我一個已經50歲的人想起自己大學時的一段錐心的痛!
那是我交往的第一位女友, 第一次到她家作客時不免會被"身家調查"一番,我永遠記得她父親(一位大學教授)所說的一段話.

"嗯, 不錯!你的父親也是服務於教育界, 可惜你是個台灣人.."

當年我19歲,那是人生第一次感覺到被岐視!不過我從沒因為自己是台灣人而有任何自卑感覺, 我因此默默地與這位無緣的北一女小綠綠分手了, 到今天我還是祝福著這位無緣的外省女友, 希望她健康幸福, 至於她是否會記得我這位台灣人男友, 我就不知道了!

匿名 提到...

也來錐心一下:

高中念某私立名校 高三規定統一住校
但週六中午放學就需離開學校
週日晚間返回學校宿舍
我因負笈北上
所以某次隨班上好友回家過週末
見到在中央機關任職高級幕僚的同學父親
伯父與我閒話家常
問我家住何處
我回答
彰化
未料主人竟說
這個縣沒什麼資源
生活困頓
多流氓 未識字者多
治安很差
能出來念書是好的
才能脫離貧困.....
ㄨ ㄚ ㄌ 一 ㄌ ㄟ

好歹我父母也還算是識字的知識份子
好歹這一個學期好幾千好幾萬的學費我們也未曾少繳半文
我被說的好像不知從那兒爬出來的....一般
我當時心裡想如果你真的知道是這樣糟糕的民情 政府不是該多幫忙一些嗎?
我已經忘了二十多年前的我是如果結束這段對話的
只記得結結巴巴的尷尬與脊背黏膩的冷汗
大冬天的
一直到前些天馬某人說了那句話"我把你們當人看....."
所有的事我才明白
原來如此
有人天生就是統治階層而我們這些人恰巧不幸天生就是被統治階層....

匿名 提到...

”匿名“说的:
- - - 她父親(一位大學教授)所說的一段話."嗯, 不錯!你的父親也是服務於教育界, 可惜你是個台灣人.."- - -

簡小姐说的:
- - - -「你媽媽是台灣人啊?好可憐喔!」.."- - - -

这里面,有更多的原因是,社会地位,经济地位的,高下歧视。与本省人,外省人的地域歧视关系不大。

我是南部长大的,外省人。我的朋友大部分是本省人。我读大学北上,我的外省亲戚的话,第一次刺伤我的心,是这样的:”怎么搞的,你们这些南部的外省人,都是军人子弟呢?“

我来到美国以后,又一次一位本省老先生的话,再一次,刺透了我的心。当我说,我少年时候的好朋友,都是本省同学的时候。老先生对我说:”你那些本省同学朋友,都是三七五的,对不对?“。老先生说的对极了,我们学校里的医师子弟,没有一个是我的本省朋友。

在台湾,与原住民,通婚比率,最高的是荣民。在社会的基层里,那里是容不下多少,互相的歧视的。

匿名 提到...

怎麼沒買北一女畢冊?

文明.臺灣.環保.弱勢.文化.改變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