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4-23

彭明敏、阮銘、李筱峰…三位知識份子談台灣的奮鬥

台灣民主運動前輩彭明敏的《自由的滋味》,記錄半個世紀前後台灣的知識份子,在國民黨的專制政權之下,為了追求自由人權的艱困歷程,是這幾十年來影響台灣人最深遠的一本著作;45年後這本書的增訂版重新出版,身為著作者的彭明敏教授是什麼心情?在當前台灣政局急遽變化下,這位台灣民主運動的前輩又有什麼期待?

來自中國上海的阮銘教授,熱愛台灣的民主自由,2002年選擇入籍台灣作為他的國家。在來台前後的這二十年,他怎麼看台灣及台灣人?在他加入為台灣民主運動奮鬥的行列後,他如何見證這關鍵的二十年?以及如何看待他接觸過的、對時代最具影響力的一些人?對於目前的台灣前景,他又有什麼不同於我們的見解?

以一隻健筆及實際行動守護台灣民主三十年的李筱峰教授,對於國民黨在2008年的復辟,心情無比沉痛之餘,對台灣內部的紛擾不安,以更多的勇氣與耐心,一一的去理清及面對,希望在看清楚台灣及台灣人當前最重要的問題所在後,一起以更堅定的決心去守護台灣得來不易的民主自由。

台灣民主的奮鬥、見證與守護 3書發表會 歡迎參加 自由入席
時間:4月25日(周六)下午2:30---4:00
2:00--2:30 進場
2:30--4:00 活動進行
4:00--4:30 簽書、聯誼
地點:台灣國際會館(台北市南京東路2段125號4樓)
主講者:彭明敏、阮銘、李筱峰
主持人:簡余晏(台北市議員)
彭明敏:這雖然不是新作,其中有關台灣未來應走方向的建議,已成為台灣多數人民政治思想的主流,有的已經實現,有的已成為國家追求的基本目標。在此意義上,此書仍在「時效」之中。舊作重讀,若能以此書觀點透視目前台灣混沌令人憂心的局面,鼓勵和幫助認同台灣者重振士氣,重新出發,則出版的目的充分達到了。

四十五年前,彭明敏與謝聰敏、魏廷朝共同發表了「台灣人民自救運動宣言」,為遭受國民黨威權統治的台灣投下民主震撼彈,點燃台灣民主運動的火炬,也改變了彭明敏的一生,從備受矚目的年輕學者成為流亡海外的台灣民主獨立運動者。一九七二年,他的回憶錄《自由的滋味》英文版問世,不但成為國內外研究戰後台灣政治史,尤其要了解戰後台灣民主與獨立運動的萌芽和發展必讀的資料,更是台灣民主運動前輩的奮鬥軌跡。

阮 銘:我欣賞台灣人的海洋性格:開放、勇敢、豪邁;能夠在逆境中打開生路。另一方面,台灣人,特別是知識界,也有封閉、狹隘、懦怯的一面,思維方式缺乏歷史感與世界觀,這大概同黨國時代的封閉教育有關。

二十一年前,阮銘從中國去到美國,開始真正接觸來自台灣的人們,也引發他的台灣夢。一九九七年,他得以親身踏上台灣的土地,參與台灣民主運動蓬勃發展的關鍵年代,深受吸引;二○○二年,他選擇台灣成為他的國家,並積極為台灣的民主發展盡一分心力。《我看台灣與台灣人》一書,即為這二十一年來他和台灣與台灣人的結緣故事,也為台灣民主的發展做了最好的見證。

李筱峰:這些文章發表的時間剛好橫跨扁政府末期到馬政府初期。馬政府團隊是過去蔣家政權的遺形體,是過去黨國勢力的復辟。所以我這些文章,是黨國勢力復辟前後的時代見證,也是一位台灣知識份子的肺腑心聲。

三十八年前,李筱峰從國民黨黨化教育下的狂徒,轉變成一個追求民主自由的青年,直指國民黨黨國體制下的誤謬;退伍後進入《八十年代》雜誌社擔任執行主編,繼而進入台灣師大歷史研究所,更深沉地思考與研究台灣的歷史與未來,體會台灣必須獨立建國的重要性,從此以清晰、幽默、堅定的歷史之筆,守護台灣的民主進程。《黨國復辟前後》一書,即他在二○○七年到二○○九年這段期間,為守護台灣民主自由,所提出的肺腑箴言。

沒有留言:

文明.臺灣.環保.弱勢.文化.改變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