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0-13

轉載/李敏勇詩人:教育重點該是人格養成!

以下是摘錄的李敏勇談話片段,他談的是教育,及恢復文言文的倒錯。十餘年前我也曾當過教育記者,但,我們這一代喊了教改多年,沒想到現在下一代的考試更多,孩子連看課外書的時間都沒有,老師用測驗卷領導教學,以下是摘錄部份自由時報部份文字:

時代在進步,一旦有新工具出現了,世人就會採用,世人依舊尊重毛筆,也不排斥學習書法,但為什麼一定要大家都回到用毛筆書寫的時代呢?」

加重高中學子國文教材的文言文比例到五成以上是一股不可思議的歷史反動,也是一個時代的倒錯,如果中學教材真的加重文言文的比例,不但是倒退的作法,而且會令人有今夕何夕的時代倒錯感。用古典的形式枷鎖套在當代學生身上,讓不再使用的古典語文學習變成一種處罰的工具。連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文化上都已經棄置不用的八股文言,難道今天我們還要回到那個被取代的舊文學形式之中嗎?

台灣學子如果真有閱讀和表達低落的問題,要解決問題不是回到崇尚形式主義的文言文,或去背誦屬於教條主義的孔孟學說,因為過去的本國語文太注重背誦,無法實用,傳統的壓力成了折磨學生的工具。

國民人格養成 才是教育重點

應該採取更前瞻,更進步性的概念,以白話文為中心,透過優秀的詩歌、散文、小說和戲劇等文體作品為手段,培養國民能夠閱讀、理解、表達和欣賞的能力。

如今最大的盲點是部分人誤解了國民教育與專業教育的目的,國民教育無非就是養成國民普遍閱讀、表達和欣賞的能力,培養善美情操的認同,得以看到世界的美好;至於專業的創作者和研究者需要的則是另外一條專業養成的道路,不應夾雜錯混。

沒有留言:

文明.臺灣.環保.弱勢.文化.改變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