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6-18

《我愛偷窺:集體愛上偷窺與被偷窺的時代》讀書筆記




我愛偷窺:集體愛上偷窺與被偷窺的時代
作者:霍爾.尼茲維奇
原文作者:Hal Niedzviecki
譯者:黃玉華
出版社:立緒
出版日期:2012年02月29日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6513473
裝訂:平裝

作者簡介

霍爾.尼茲維奇(Hal Niedzviecki)

《斷鉛筆》〈Broken Pencil〉雜誌創辦人,曾出版多本小書及社會評論著作,包括《哈囉,我很特別:個人性如何成為新的服從性》(I’m Special:How Individuality Became the New Conformity),以及《我們也想分杯羹:大眾文化的底層渴望與再創》(We Want Some Too: Underground Desire and the Reinvention of Mass Culture)。現居加拿大的多倫多。

譯者簡介

黃玉華

牛津大學比較語文學暨普通語言學哲學碩士、波士頓大學醫學院行為神經科學暨生物醫學神經科學雙主修博士。多年媒體公關、整合行銷及國際合作經驗。2007年成立「樂活旅行家」社會企業,與美國「國際永續旅行協會」(Sustainable Travel International)非營利機構合作,致力於華文社區推廣永續觀光及責任旅行知識與觀念。譯有《告別富裕流感》(立緒文化)。


一本讓人忍不住想按讚、分享的「窺視心得報告」

這是一個喜歡偷窺別人,以及被人窺的時代。臉書、推特、YouTube貼文,滿足了社會集體暴露的欲望。美國名人八卦網站「PerezHilton.com」每天有四百五十萬人次點閱率。

二○○八年十二月,韋伯斯特新世界詞典編輯票選「過度分享」為當年的年度風雲詞。
過度分享,就像玩得太過火、搞到自己只穿內褲倒頭栽進水溝。

本書作者霍爾.尼茲維奇(Hal Niedzviecki)以詼諧又尖銳的筆觸深入窺視世界;為了深入窺視世界一探究竟,在住家周圍裝設監視器、在老婆車上裝GPS定位系統、僱用私家偵探調查自己,加入各個社交網站、在聊天室貼文、開設部落格、窺探鄰居、應徵上真人秀節目、和在網路張貼裸照的空巢期夫婦一起喝酒、舉辦臉書「朋友」派對。本書內容包含一部分作者的網路世界遊記、一部分的日記、一部分的思索與社會史、加上多位比小說角色更離奇的真實世界人物的採訪。

本書反映了越來越多人的渴望與困惑,讓他們願意用私生活細節換取情感的宣洩、他人的注目、甚至遠播的臭名。人們開始費盡心思包裝自己的形象,甚至開始把自己想成是產品,會認真去想:「我現在要更新什麼,能讓我得到更多粉絲、點閱數,或是有人來邀我上電視?」



頁14
透過偷窺他人,獲得娛樂的快感
對於逐漸變成娛樂業附庸的新聞專業來說,過去十年都不是好年冬,因為娛樂業本身也逐漸變成窺視的附庸,窺視文化已擴散到所有我們想像得到的媒體,讓安迪.沃荷(Andy wrahol)對完美照片的諷刺性預言成真----「名人在從事日常瑣事的對焦照片」。

頁15
名人的私人問題透過媒體在我們的生活中不間斷又快速地出現。
網路、平面媒體、電視,到處都有普通人快樂地公開討論自己的問題、癖好、生活。再次說明,這就是窺視文化:透過窺視他人---大多為普通人---的真實生活,獲得娛樂的快感。

頁16、17
二零零八年秋之前,全球臉書用戶已有好幾億人,加拿大有千萬名臉書用戶,美國用戶約占全美人口的10%。
任何人如果曾花數小時點閱朋友或朋友的朋友的個人資料頁,就知道窺視是什麼,社交網路和所有窺視機制一樣,易於使用又令人上癮---誰不想只按個鍵就可以「交朋友」?在公園被公寓取代的年代,越來越少人知道鄰居是誰,我們希望與同類連結的渴望形成一股強大的力量。

頁39
大多數人只是想滿足一種需求,渴望社會失去的東西:我們存在的認可。在這個被嚴格控制、高度組織化的社會,到那裡才能找到那種感覺?購物中心的那家店能將本質自我賣回給我們?
窺視文化是我們對人類被去人性化問題的瘋狂答案。我們展示自己、供人觀賞評論,企圖用自己的語言重申個體性。

頁66
處處可見「外行人」變成名人的例子,這若非反應一個被速食媒體餵食、普遍來說變笨的社會,就是代表新網路2.0的平等與叛逆本質。窺視名人顯示我們深受媒體機器創造「明星--名人」的力量蠱惑,我們被「個人--商品」吸引,這些人彷彿輕鬆的就能適應新社會,而這個社會的組織原則是人們能夠也應該被化為的點閱率、評等、瀏覽人次、票房金額。在這個系統中鼓勵人們去相信:我們的參與將為自己帶來名氣與獎賞,我們只要簡單過日子就行。同時,我們也被誤導,相信我們的參與某方面來說是在和系統「對抗」----我們快樂地認為自己是反叛者,即使我們正以電子人形式積極地加入系統,與之共生。

頁190、191

監視與窺視文化的共生關係

我們的社會不是奇觀社會,而是監視社會……,我們既不在露天劇場、也不在舞台上,而是在全景機器中,被它的作用力消耗,我們是自作自受,因為我們是整個機制的一部份。
------米歇爾.傅柯(Michel Foucault),《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Discipline and Punish: The Birth of the Prison)

或許現在最大的挑戰是所有公民都在互相監視。也就是你能在後院監規鄰居。
------珍妮佛.史多達特(Jennifer Stoddart),加拿大隱私官,2008年


監視與窺視文化兩相結合,對於觀看一切、知道一切、透露一切認為是好事。窺視源於傳統社群生活的瓦解,以及取代共同社會之大眾電子娛樂的興起。監視同樣源於傳統生活的瓦解,也同樣基於科技進步。從youtube影片到真人秀節目,到八卦報的獨家報導,這些素材的取得有賴於廣泛的監視監聽。

頁199、200、201、202
在窺視文化的庇護下,監視是保護、嚇阻、保母、持續不斷又充沛的便宜娛樂來源,集以上之所有於一身。
幾乎每天都有新的監視器在犯罪猖獗與治安欠佳的地區出現,長得像香菇的半球形監視器把它們的尖鼻子從陰暗、被遺忘的都市裂縫伸出來。到處都是監視器,多到我們忘了它們的存在。美國國家廣播電視/《華盛頓郵報》2007年七月的一份調查顯示,71%的美國人喜歡日漸增加的錄影監視器,這是好事,因為在自由之地的美國,據估有三千萬台公共與私人管理的監視攝影機,每星期製造長達四十億小時的影片。

監視攝影機雖然流行,各城鎮仍有安裝與否的選擇權,但20001年九一一事件後,監視攝影機成為必要方案。美國政府提供幾十億美金讓各城市安裝都市監視系統,藉以改善「國土安全」。巴爾的摩和芝加哥都用這筆錢大幅升級老舊系統。芝加哥在九零年代有五百台監視攝影機,獲得美國國土安全部(Department of Homeland Security)510萬美元金授後,目前該城市的國土安全電子網(Homeland Security grid)已有2250台攝影機,國土安全部另外還提供4800萬美元幫助芝加哥建立長達900英哩的光纖網,以更與耗資4300萬美元建置的監控中心連結,監控中心亦配置警官進行持續性的安全監控。芝加哥使用先進的IBM影像分析系統,能夠自動偵測無主背包和可疑活動,例如有可疑汽車不斷在希爾斯塔繞圈時。

巴爾的摩也用政府的經費進行舊有監視系統的升級,並建造價值一百三十萬美元的「監控中心」。城市內的監視攝影機和現有高速公路監視器連線,計畫讓馬里州的五個郡縣都能連線到監視系統。

當然,紐約市和華盛頓特區是都市監視系統更新的重點城市。華成頓特區有個安全指揮中心,值勤官能一次看到二十一台攝影機同時提供的即時串流資料(華盛特區共安裝了四七七五台攝影機),畫面被投射到三個螢幕,以便進行二十四小時監控。計畫是將這些監視攝影機和另外已安裝的五千多台攝影機連結。

2007年七月,紐約市政府推出的「曼哈頓下城安全倡議」(Lower Manhattan Security Lnitative)彷倫敦的「鋼環」(Ring of Steel)都市監視計畫,包括車牌讀卡機、自動路障,以及原有的二五零台攝影機之外,再新購三千台監視攝影機。2008年春,警方獲得價值千萬美元的直升機,從曼哈頓上空進行都市的巡邏監視,讓員警可以從「兩英里外看到並辨認人臉,從三四英里以外窺見建築物內部,並從十二英里遠的距離跟蹤可疑車輛。」

全英國大約有一百萬台公眾監視攝影機,如果再加上私人閉路電視監視機,全英國大約有四百萬台監視器,我們還能看到一些很瘋狂的數字,每十四個英國人就擁有一台閉路電視監視機,以及英國人每天生活大概會被三百台不同的監視器錄到畫面。

英國內政部推出的「安全城市計畫」(Safe Cities Program)每年提供數億英傍經費。協助各城市打擊犯罪。

市調公司預估全球監視攝影機市場在2011年前將達九十億美元,比起2006年的49億美元的產業市值,成長近一倍。

頁216
監視絕不只是冷靜、有條不紊地記錄所發生的事件。它永遠倚賴詮釋,受到監看者以被監看對象的弱點、欲望、希望、夢想和自我所影響。

頁220
監視,正如窺視文化現象的完全性,永遠不會只秀出需要的部份而已,它會滲入我們的世界觀,引誘我們比原來想的走得更遠。

頁252
窺視要求更多攝影機所捕捉的煽情時刻,不是因為我們真的相信自己在鏡頭前會更安全。我們相信的是如果在鏡頭前,我們會比較不孤單。

我們不害怕監視國家,我們害怕的是監視文化中的落差。我們害怕的是感官失效的黑暗之處。我們害怕自己沒被觀察、沒被記錄、沒被展示的時候,我們基本上等於消失。是這個理由讓我們對窺視文化如此著迷。

頁283
馬克.安卓耶維克在《我監視》一書中提到,他請「全國最大數據公司之一」任職的表妹送一份該公司關於她的個人的資訊檔案(公司規定她不能取得且傳送關於馬克本人的個人資訊」,「那份資料長達二十頁,不僅包含她曾居住的所有地點,還包括她所有室友的名字,以及她從過去至今擁有過的所有車。」

頁313、314 這是本書結論嗎?沒有包袱的虛擬友誼

大多數人不想利用社交網絡(包括臉書嗎)、部落格、即時更新,以及「把你的秘密告訴我」等大眾媒體環境去和真實世界的人連結。我們寧願在家上網彼此窺視,也不願把自己放到具實世界去經歷真正的友誼、混亂的情感連結,以及與人建立關係可能會有的責任與挫折。
虛擬友誼,就跟探索別人的虛擬秘密一樣,沒有不良後果,你可以回答你要參加,卻不覺得有義務要出現。臉書上的「一定參加」意思是「或許」,像是說「我喜歡『參加』這個概念,但不喜歡忍受麻煩、真的在某地方出現的過程。

頁322
參與窺視文化不表示我們都會變成偷窺狂或病態窺視者。事實上,窺視是將社會權力去集中化的勇敢嘗試,把每個人述說自己故事的能力還給我們自己的草根運動。這是為何窺視在流行文化中有如此鞏固的地位。一開始是流行文化綁架了我們彼此述說生活故事的權利與能力,現在,我們想把它要回來。

讀書筆記延伸閱讀:
**《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讀書筆記
**《我愛偷窺:集體愛上偷窺與被偷窺的時代》讀書筆記
**為什麼我們會順服地接受不合理制度?《路西法效應》讀書筆記
**《誰在操縱你的選擇》讀書筆記
**李敏勇的《顫慄心風景》詩集:用詩與心拯救我們的國度
**《極地之光》瑞典設計經濟學:讓窮人也能享有好的設計
**《您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哈佛商學院最重要的一堂課》讀書筆記
**《傅正》:立根破岩,千磨萬擊還艱韌
**從手指辨字,看直覺能訓練嗎?
**《觀光客的凝視》:符號的建構與虛實
**偉大城誕生與衰亡》--美國都市街道生活的啟發
**《新政府運動》:政府部門在意的當然是利益團體
**彭明敏、阮銘、李筱峰的三本書中,我所看到的台灣
**彭明敏的《逃亡》:忘不了獄中那二到三公分的小草
**《台灣大劫難》:控制金主再控制黨
**《台灣大劫難》:統戰部每年派五十萬人來台宣傳經濟
**《為什麼不殺光》:二二八這天看政治屠殺與族裔滅絕
**《發明未來的企業》:超越利害精算擁抱自己的價值

2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看了議員寫的讀書筆記,覺得這本書可能
很好看!或者
好看的都被你摘錄下來了!
反而很猶豫要不要再花錢去買
或者看您的部落格就差不多了?
請您解惑。

匿名 提到...

滿街的攝影鏡頭,根本侵害人權!

文明.臺灣.環保.弱勢.文化.改變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