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2-25

《偉大城市的誕生與衰亡》--美國都市街道生活的啟發



作者:珍.雅各Jane Jacobs,1916年誕生於美國賓州產煤小鎮,1952年擔任《建築論壇》副主編。1956年撰寫「市區是為人民而存在」的專題,獲得廣大迴響,也促成本書出版。真實生活裡,雅各反羚興建快速道路,並積極主張鄰里的多樣性,1988年與家移居多倫多,繼續帶領民眾對抗政府不當的都市開發,兩次被捕入獄不減對都市的熱情與關懷,是捍衛街道生活的都市保姆。2000年以著書傳道獲頒美國建築博物館的史卡力傑出獎,2006年辭世享年91歲。

譯者:吳鄭重,台大經濟系畢業,倫敦政經學院地理學博士,研究日常生活地理學、都市與文化研究、性別與身體空間、聲音與影像地理學等。

出版社:台北市:聯經2007

註:另一位珍.雅各,是任教於英國愛丁堡大學的文化地理學教授,她的專長是後殖民論述、原住民的權利與認同、文化政治與都市空間、住宅政策、文化襲產等,主要著作為《帝國邊緣_ 後殖民主義與城市》。

頁5:台北捷運已通車,101大樓和高鐵興建中,愈來愈多東南亞跨國移工聚集台北街頭,愈來愈多台商從深圳和上海向其他中國城市前進,現代化台北正被全球化洪流吞噬。
頁6:歐美都市城市在廿世紀近百年間陸續喪失,現在回頭努力追求卻徒呼負負的珍貴城市資產,其實就是台北及所有台灣城市的基本都市形態:混合使用,以及因之而檢的城市活力和便利的都市生活。

我們不該盲目追求現代化和全球化 ,把文化傳統和城市資產拋棄,應該積極汲取在地的智慧和發展出我們自己的都市理論,讓生活城市的活力和魅力帶領台灣邁向全球化時代。

頁8:珍.雅各為什麼要談「大城市」的生死問題呢?尤其她用街道生活、社區鄰里和商業及文化的多樣性等生活城市的概念,來抨擊大規模開發,和夷平式更新等讓城市變的更大,更新的都市發展策略。她要打破「數大就是美」的迷思,主張從人性尺度和多元混合的觀點出發的「大城市」,才有可能變成「偉大的城市」。

頁19:有一種渴望的迷思認為,只要有足夠經費,通常千億美元的龐大預算,就可以在十年內剷除貧民窟,拯救原本是昔日的郊區,後來發展成一片單調無趣濛地帶的衰敝,讓漂泊的中產階級安定下來,從他們身上收取可觀稅收並解決交通問題。

頁20:花了幾十億美元之後,低收入平民住宅變成犯罪、和社會絕望的集中地,比先前我們想要取代的貧民窟還糟,為中等收入家庭設計的住宅則是制式單調,扼殺都市生活應有的朝氣和活力,高級住宅更無聊,使盡各種華而不實的粗俗招數,文化區竟無法養活一家好的書店,市政區除了遊民閒逛外,一般民眾避之唯恐不及,商店區則是千篇一律的連鎖店,遊行無處可去,快速道路將大都市開腸剖肚,這根本不是都市的重建,而是都市的破壞。

頁21:在一次又一次更大規模的都市夷平過程中,所有都市重建的技術都無助於遏止退步,以紐約市晨曦高地來說 ,那兒有公園、校地 等等,但1950年初期那兒變成貧民區,於是學校和政府合作用更多理論,但是…

頁47:城市的公共治安,人行道和街道的治安不是靠警察維持,主要是由人們自己近乎無意識所建立的,自發性的干預與規範的網路來維持,而且由人們自已執行。

頁51:在公共空間和私人空間間,必須有明確界線,其次,必須有眼睛盯在街上,就像天然的偵測器,街道上的建築物要能處理陌生人,同時保護住戶和陌生人的安全。

頁177:需要混合主要用途。傳統的規畫理解只會使問題更加複雜,新的居住人口只是計畫中的一部份,他們試圖引進更多白天工作使用,製造業、國際貿易中心、巨大的新聯邦辦公大樓等。第二是準備提供額外的工作用地、住宅計畫和相關的高速公路使用的土地清除…,居民不論如何引進,都不能有效幫助解決問題。

頁179:需要混合主要用途,水岸本身第一個可以吸引休閒人群的資產浪費,在適當的地方應設立大型海洋博物館,夏日傍晚應該是很好的地方,這些景點應該用藝術裝點。但,如果沒有海鮮餐廳和其他有趣地方,那我們只能啃乾自己的龍蝦乾了!

那裡應該要有吸引人的有趣事務,以便遊客可以更輕鬆深入,一個有八百萬人的城市應該可以支持兩座水族館,那兒的圖書館也應要有各種海洋知識的專館,而不只是一般書籍的流通。

頁482:大城市和鄉村可以和諧並存,大城市附近需要有真的鄉村。而鄉村也需要大城市,因為城市有各式各樣的機會和生產力。

有活力的城市有解決問題所需要的了解溝通、創造和發明的神奇本能。這種能力最顯著的就是大城市對付疾病的能力,所有外科手術、衛生、微生物、化學、遠距通訊等都是大城市產物。

單調乏味、沒有活力的城市,除了它們自我破壞的種子之外,真的沒有別的,但是有活力、多樣化、密集的城市,卻擁有自我再生的種子,有足夠的力量面對問題和需要,持續發展下去。

沒有留言:

文明.臺灣.環保.弱勢.文化.改變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