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29

垃圾稱重量算究竟是誰想出來的?




環保署長沈世宏真是很不簡單,之前他全力推動「用過的擦過黃金的衛生紙一定要丟進垃圾筒」,為的是要「集中擦過的衛生紙燃燒以增加熱能!」,這樣與先進國家衛生紙丟馬桶的衛生習慣背道而行真是「用心良苦」,現在,環保署的那位天才又想出了「秤重量」丟垃圾,有空時應該查一下,沈世宏所說的這個「研發出垃圾秤重計費機」的業者是那一位,就可以知道是誰這麼利害,一下子就可以改變台灣人的丟垃圾習慣!

難得可貴的是,還一併想到了要用馬英九最愛的「悠遊卡」刷卡倒垃圾,這跟之前台北市教育局花了數千萬元試行的小學生「刷悠遊卡」簽到上下學一樣,結果小學生們在校門口排隊等著刷卡,真的都是蠢蛋才想得出來的新點子!

【王玉樹╱台北報導】未來丟垃圾可能要「刷卡」付費。現行全台各縣市垃圾清運費為「隨水費」或「隨袋」徵收,環保署擬推動較公平的按重量計費,最快今年底前與雙北市合作試辦,在部分垃圾車後新設秤重設備與悠遊卡付費機制,成效良好再全台推行;但環團與民眾都高呼丟垃圾還要排隊刷卡,「哪有這種閒工夫。」國內去年垃圾總清運量為740萬公噸,每人每天垃圾產生量約0.87公斤。各縣市垃圾費多採「隨水費徵收」,每度依縣市不同附徵2.9元到4.5元不等、用水越多徵收越多。採專用垃圾袋「隨袋徵收」的有台北市、新北市、台中市石岡區,民眾丟垃圾須先購買專用垃圾袋,新北市垃圾袋平均每公升容量收0.4元,台北市0.36元。

由於「隨袋徵收」垃圾費是採「容積計費」,垃圾塞得緊費用會少一些,隨水徵收也不見得公平,因此環保署研擬推動較公平的依垃圾實重計算垃圾費。環保署署長沈世宏表示,曾在日本部分地區看過這種秤重計費垃圾車,今年3月也有業者研發出一款可設置在定點的「垃圾秤重計費機」,他認為兩者若結合,垃圾車可秤重刷卡付費,民眾可不必使用專用垃圾袋。


大官講話總是距離升斗小民這麼遙遠,同樣的,服貿協議惹人厭,大官不講話沒事,但吳敦義這樣這麼嫌台灣人「占人家便宜」聽來也是很刺耳!吳敦義這麼說的「世界上和人家做貿易,我的錢到你這裡都免稅,你的到我這來,門都關緊緊的,世界上哪有這樣的貿易,那未來談跨太平洋夥伴關係(TPP)要怎麼辦。」吳敦義指出,「貿易不是說你全都要讓我占便宜」,以服貿協議來說,對台灣的電子商務和金融等服務性行業有幫助,強調還要加強溝通。

2013-06-25

雞蛋抽查結果真的有殘留藥物,余晏呼籲市府應擬訂定期抽查方案,推動飲食革命



兩個多月前的4月16日我與建銘議員質疑台北市衛生局抽驗生蛋及蛋製品次數太少(如上方的影音資料),從2008年至今六年總共只抽檢191顆蛋,要求台北市政府擬訂定期抽檢的種類及項目,結果終於昨天出來了,讓人訝異的是,這一次雞蛋抽驗不合格率竟也高達26.7%,這顯示全台的食品真的該全面擬定定期抽檢的次數、比例、方向,我們不能有任何一絲一毫的投機心態,唯有政府與民間全面加強抽檢項目及評鑑,才有可能讓整體食物品質朝自然、健康的方向前進。

這幾年來余晏辦公室持續推動「食品安全運動」,但黑心食品與問題食物愈爆愈多,因為我們是什麼社會就會出現什麼的食物,速食、講究假象的香氣,卻忘卻食物的真實口味,這就像是我們的媒介,只強調表相的事件而不報導事件的脈絡與本質,也像我們的選舉,強調與候選人的情感而忽略理性的預算與建設,「食品安全運動」到了當前階段,應該要變成一場「飲食革命」,從小學生的午餐到家裡的晚餐,我們應該推動大家再怎麼忙,動手水煮青菜、下廚煮一碗麵,讓孩子與爸媽都吃出人生真實的味道!

市政府應擬定並公布定期抽測的食物種類、項目、頻率,定期公布,讓市面上的全部食物都沒有怠墮、違法的機會,我們才能挽救下一代的健康與安全。



以下是自由時報的報導:
台北市衛生局五月抽驗卅件市售雞蛋,八件檢出殘留抗菌劑、抗生素等動物用藥,不合格率廿六.七%,連鎖賣場惠康百貨、松青超市也上榜。其中彰化縣占了八件中的六件,彰化縣衛生局及動物防疫所分別對六家業者開罰三萬元,並管制不得出貨。衛生局食藥處處長邱秀儀說,八件違規雞蛋有兩件來自連鎖賣場,包括惠康百貨士東店的特惠牌洗選鮮雞蛋、松青超市吉林分店的農佳新鮮蛋,分別驗出抗生素甲磺氯黴素、氟甲磺氯黴素,檢出量均為0.0006ppm,其他六件包括兩件紅蛋殼、四件白蛋均為雜貨店販售。邱秀儀分析,八件違規雞蛋有一件檢出抗菌劑三甲氧芐氨嘧啶,一件雞蛋同時檢出抗生素氟甲磺氯黴素及三甲氧芐氨嘧啶,六件雞蛋分別檢出兩種抗生素甲磺氯黴素及氟甲磺氯黴素;這些藥物均為合法的動物用藥,雞肉有容許殘留量,但不能用於蛋雞。


食品安全運動延伸閱讀

**余晏質詢衛生局長:只標示「雞蛋口味」還是欺騙消費者!
**市府六年來只檢騙191顆蛋,而且雞蛋布丁竟不含雞蛋
**官方數字首度公布!蔬菜含硝酸鹽嚇死人,余晏質詢市長
**啟動食品安全運動,捍衛國民健康權
**北市將開始檢測蔬菜硝酸鹽,余晏努力為市民健康把關
**《美味詐欺~黑心食品三百年》讀書筆記
**《偉大城誕生與衰亡》--美國都市街道生活的啟發
**吃了二十年塑化劑的我們這一代
**余晏辦公室協助塑化劑求償
**余晏告發衛署長瀆職,如何讓媽媽們安心
**食品原料應該這樣標示才對
**洗腎用PVC管,余晏與環團擔心愈洗愈傷
**PVC保鮮膜千萬別再用了,余晏與環團記者會
**0.2公分的真相!還原果汁不敢標示清楚
**環署應即刻禁用PVC保鮮膜,不要再拖到明年了


延伸閱讀:在地美食尚好呷系列
**好吃到彈牙又便宜的義大利麵:曬太陽洋食館
**全世界最好吃的香腸!高雄新大港保安宮排隊去
**揮別春青,昔日的食譜大清倉
**隱藏版的巷弄美食:合江街八十九號雪場蟹
**慈聖宮前一攤又一攤好滋味,維大利配米酒配贊啦!
**陃巷裡的長長隊伍!賣麵炎仔的紅燒肉與切仔麵
**忘不了的青春滋味,湯汁齒頰流香的萬福號潤餅捲
**原汁原味滷出古早味…雙連街魯肉飯
**圓環邊的巷子:小巷亭日本料理
**濱江市場裡的新鮮味:東芳大哥的生魚片捲
**古早味的濃純香,阿不拉大哥的豆花
**台北橋頭美珠姐家常菜,有媽媽的味道
**寧夏夜市裡,響噹噹的圓環麻油雞
**永樂市場旁,品古味養生百草茶
**透心涼的杏仁冰,永樂市場正港味
**六年級生白手起家,寫出將太壽司的故事
**美國大兵走過的故事,雙城街日夜市兩種風情
**老闆娘好手藝,宜蘭芸堂的人文與氣質
**延平北路的海鮮美味,你一定要來一盤海鮮美味旗魚米粉

2013-06-24

中資來台竟然也能申請台北的貸款及創業補助?!余晏痛批太離譜了啦~~

導演陳玉勳痛批馬政府簽下的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喪權辱國」,馬英九簽訂協議不告訴老百姓和立法院,肛門口長兩顆息肉卻要告訴全世界?

〔記者陳慰慈、劉榮/台北報導〕台北市有二十一萬家中小企業,其中八成以上是服務業,兩岸簽署服務貿易協議,對服務業興盛的北市衝擊最大!且一旦開放,中國中小企業只要在北市辦理公司登記,竟然也能申請北市提供的中小企業及創新升級融資貸款,同享北市提供的創業貸款補助,遭批「太離譜」。

北市產發局局長黃啟瑞指出,依台北市產業發展自治條例規定,中國中小企業只要在北市辦理公司登記,或以外國廠商依台灣公司法成立海外子公司條件申請,產發局的確無理由拒絕,將委請學者專家逐案審核,評估其對北市就業有無貢獻再考慮核貸與否。他也坦言,兩岸簽署服務貿易協議前,北市並不知情,這一、兩週將與中央開會,進行細部內容討論。


議員:公部門帶頭胳臂向外彎

民進黨台北市議員簡余晏抨擊,產發局近幾年針對中小企業的融資貸款金額不斷下降,去年中小企業融資貸款及創新貸款,貸出率都不到一成,顯示現有的貸款機制有問題,不是審核條件過嚴,就是不符中小企業的貸款需求。

簡余晏說,低利及創新貸款主要是為了鼓勵中小企業自我提升競爭力,才用低於民間的優惠利率補貼,這些中小企業都是在台乖乖繳稅多年的好公民,如今卻連公部門竟然帶頭「胳臂向外彎」,把優惠利率拿來補貼給對岸的中小企業,「再回過頭來打擊台灣的中小企業嗎?」

2013-06-22

轉載/請各位一起為新聞自由加入連署吧~~901反媒體壟斷聯盟﹣傳播學界的聲明

連署網址:http://campaign.tw-npo.org/sign.php?id=20130619225251
嚴正呼籲立法院各黨團,信守承諾 健全媒體產業秩序 本會期完成立法!!!

901反媒體壟斷聯盟﹣傳播學界的聲明

「媒體壟斷防制與多元維護法」(簡稱「媒多法」)草案已於5月30日經立法院交通委員會初審通過,雖有少數保留條文,但已獲得相當高度的共識,完成80﹪以上的架構,彰顯了抓大放小的基本紅線管制、以市佔率為基礎的明確規範、公開透明的管制程序等、金媒分離及回溯原則,以及促進媒體專業自主和多元發展的相關條文。立法程序也已走到本會期臨時會的最後時刻,但近日有媒體業者出面抗議該草案訂有「更正及答辯」等宣示性條文,指控其為「出版法復辟」,並因而否定整部法案,要求「不要立法最好」!令人驚訝。因此傳播學界站出來,大聲而嚴正的呼籲立法院各黨團應信守對人民的承諾,堅定的完成立法, 儘速化解次要爭議,超越財團及政治不當勢力干預,為健全臺灣媒體環境和民主政治留下一部關鍵法案!以下提出三點說明:

一、立法院交通委員會在5月30日初審通過的關鍵條文,包括採取市佔率為管制標準、市佔率達20%有線電視系統業者禁止整合無線電視、全國性日報、新聞及財經頻;其他跨媒體整合僅禁止在任一媒體市佔率超過三分之一的業者進行整合,以及無線電視彼此間不得整合。並首度將編輯室公約、獨立編審、員工推舉外部董事等維護新聞專業自主權條款入法,並增列媒金分離及回溯原則條款。

這些條款顯然已積極回應過去兩年公民社會對臺灣媒體環境變遷的高度疑慮,包括旺中併購中嘉有線系統和旺旺中時併購蘋果日報等案所引發的媒體壟斷危機,和媒體專業崩隤的錯亂現象。同時,由於其僅規範新聞媒體,並不規範其他文創娛樂媒體;尤其是在抓大放小的管制原則下,建立合理的民主多元的媒體秩序,對於業者發展數位滙流,更具積極正面的意義。

二、該草案目前僅有少數條文遭到保留,均與業者財團利益有關,例如媒體「整合」要件中,媒體持股比例的限制;另外,要求有線業者出資建立「媒體多元及優質發展的基金」等條文則遭到刪除。現在業者更以其中僅具宣示作用的「更正和答辯」條款(沒有任何罰責),加以嚴批為「出版法復辟」,更據此主張「不要立法」,讓這部攸關臺灣媒體產業秩序的立法破局,實為遺憾!事實上,「更正和答辯」的法律救濟在民法等相關法規中已有所規範,「媒多法」 確有重覆,可以去除,並無影響。但保留此款,亦未增加新的要求,業者若據此反對整部立法,實不合乎比例邏輯,因小失大!

三、大眾媒體擁有龐大的新聞資源和人力,也享有國家頻譜的法定近用權,即使在網路多元的資訊社會,仍是提供大多數民眾本國資訊和影響輿論的最主要來源,是自由民主社會的基石。近年來的巨型媒體併購案已引發臺灣社會的高度關注,爭議不斷;為了回應「媒體越大,民主越小」的憂慮,執政黨信誓旦旦的領銜承諾制定專法,在野黨更積極推動立法,功不可沒!目前所完成的初審版本,已是立院近年初審整部法案中共識最高的一個,對於少數爭議並非很大的保留條文,當可在臨時會完成協商和立法任務,此為朝野政黨不應再以任何藉口迴避的責任。

為了健全臺灣的基本媒體結構秩序,維護數位滙流的積極發展,我們傳播學界願意再次站出來,呼籲國民黨、民進黨、親民黨、台聯黨,應信守承諾,在本星期臨時會中完成「媒體壟斷防制與多元維護法草案」三讀通過,回應人民珍惜台灣自由民主環境,以及維護言論多元和新聞專業的高度期待。

連署人(增加中):
張錦華(台大新聞所)
洪貞玲(台大新聞所)
林麗雲(台大新聞所)
鄭秀玲(台大經濟系)
管中祥(中正傳播系)
黃國昌(中央研究院法律研究所副研究員)
邱家宜(卓越新聞基金會執行長)
陳曉宜(台灣新聞記者協會會長)

2013-06-18

轉載/《第四十六次導覽報名》迪化街ぶらり--北街與大橋頭散策(中、日文導覽)

《第四十六次導覽報名》迪化街ぶらり--北街與大橋頭散策(中、日文導覽)

集合時間:2013/06/22 (土) 午後16時
活動時間:午後16時~18時
申込時間:6/1午後9時
集合場所:MRT大橋頭駅1番出口
予定人数:25人(中国語15人、日本語10人)
主催者:水瓶子
中国語ガイド:邱董
日本語ガイド:品客魚(Annie)

費用:無料
1851年、大稻埕の始まりはわずか3軒の店舗だった。清朝、日本統治時代、そして民国時代を経ったこの街の建物は、それぞれ独特の風情が漂っています。町の古い写真を持ち歩きながら、大稻埕の昔の街並みを想像してみてはいかがでしょうか。(ガイドツアーは6月22日の「迪化北街と大橋頭散策」と7月27日「迪化南街と貴德街散策」の2回分けて開催します。)
今回のポイント
1.台北橋と鉄道:鉄道橋として生まれた台北橋はかつて、淡水川に架かたもっとも美しい鉄橋だった。夕日を浴びる模様は「台北8景」として人々を魅了した。
しかし町の近代化が進むにつれて、台北橋もコンクリート橋に改造され、本来の姿を失ってしまったのです。
2.慈聖宮と大稻埕教会:福建移民に建てられた慈聖宮と、カナダ宣教師が創設した大稻埕教会は、百年の間に隣同士でこの町を見守ってきました。
3.中北街の百年老舗と町屋:漢方薬や干物の問屋さんが多い南街と違い、迪化北街は伝統工芸の老舗が点する静かな街道です。
おすすめの見どころは、1851年林藍田家族が作った迪化街最古の町屋。うちの1ヶ所はいま一般開放されています。

報名表格提交後並不會馬上出現在下面的表單中,我們每日會做一次確認,才會顯現出來,目前報名人數:中文15人、日文3人
リストの更新は日ごとに行われるため、申し込みの手続きが終了してもすぐにはリストに出ませんので、ご了承ください。
申込人数の制限は、中国語15名(滿員)、日本語10名(3員)となります。




《第四十六次導覽報名》迪化街ぶらり--北街與大橋頭散策(中文、日文導覽)
集合時間:2013/06/22 星期六 下午16:00
活動時間:下午16:00-18:00
開放報名:6/1晚上9點
集合地點:大橋頭站1號出
預計人數:25人(中文15人、日文10人)
集合人:水瓶子
中文導覽:邱董
日文導覽:品客魚
費用:免費
1851從三間商號開始,大稻埕歷經清朝、日治、民國,建築風貌也隨著時代的不同而各有特色,我們帶著老照片一起到迪化街走走,多一些想像,大稻埕往日風華就會在腦中出現。
(導覽分為兩次舉行,4月27日「迪化南街與貴德街」及5月25日「迪化北街與大橋頭」)
導覽重點
1.台北橋與鐵路:因鐵路而興建的台北橋,曾經是淡水河上最美麗的鐵橋,「鐵橋夕照」台北八景之一,隨著台北城市發展,拆除改建為四線鋼筋水泥橋,而失去原貌。
2.慈聖宮與大稻埕教會:同安人所建慈聖宮,與加拿大傳教士馬偕所創立的大稻埕教會,百年來比鄰而居,人們以各自的方式向神明祈求平安。
3.中北街百年老店與街屋:有別於南街的中藥、南北貨 ,迪化北街以另一種生活型態運轉,1851年林藍田族人所興建的三間店鋪,其一仍保留至今,並開放參觀。




  
文明.臺灣.環保.弱勢.文化.改變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