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23

2009年的文章媒介現況:媒體被大量購買成文宣工具

《台灣國民應有的素養與智識》系列

「當代的戰爭已不再是戰爭,而是網際網路交手、大眾傳媒爭鋒!」(頁215,喬良王湘穗,超限戰,左岸文化,新店:2004)這句話在中國解放軍軍官所寫的《超限戰》一書裡讓人印象深刻,但,這已不是中國政權的推演或規畫而已,2009年起已活生生在台灣媒體展開一場網路戰、媒體戰、新聞戰,台灣媒介遭大量外資、中資購買股份,再加上國民黨政府用納稅人的錢大量置入行銷買新聞,台灣的媒介被放入大量獨裁政權的洗腦文宣,已成為不折不扣的戰爭工具!

我們這一代的台灣兒女,也正遭逢台灣發展關鍵時刻,新聞界遭逢撲天蓋地而來的大中國主義結合市場新聞學的壓力;國際政治上,台灣面臨中國虎視,美中台日形成蟬螳螂與黃雀的關係;文化上,此刻是新台灣文化全面盤整建立自信的關鍵時刻。國族認同上,台灣人從日本人、中國人、中華民國人到現在萌生更清晰深刻的台灣國族認同。做為台灣兒女,不可退縮無可迴避,我們必須站出來迎向更多挑戰的時刻,而深刻認知我們24小時接觸的媒介,保持清醒慎思明辨,更是做為台灣國民應有的基本智識。

2009年上半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毫不忌憚地由新聞出版總署正式向國際宣布,中國投資五百億元人民幣宣傳「正面形象」,五年內要搞出七家資產逾百億的傳媒企業,這波目標尤其是要拓展港澳台灣市場。當中國做出這項宣布的同時,也正逢台灣媒體產業在過度競爭下削價降質淪為資方剝削時刻,媒體新聞的專業訓練、記者制度、員工薪水逐年倒退,導致問題愈來愈嚴重,淪為獨裁政權可以利用資本主義控制的洗腦工具、戰爭工具。

所以,廿年前台灣的新聞教育很愛討論的客觀、公正、社會公器相關論理,實務上早已跟台灣社會脫節!我們的媒體所報導的是不再是真實社會,變成只是擬像、虛假?或進一步已是「超真實」(hyper-real)?在獨裁政權假借資本主義買走的台灣媒體新聞,不再是明鏡、後照鏡,甚至成為哈哈鏡、或哈里波特裡面的意若思鏡!讓人憂心的是,新聞與政論及節目是否真實已不重要,因為他們根本都取代真實,存進了我們的媒體、輸入人民的腦海,變成台灣人民的共同記憶。

舉實例說明,台灣的各家電視台不約而同被政府購買新聞節目,由記者專訪台灣的地方縣市長,主題是談淡水河很清潔了,節目在專訪縣市首長時段內,大量為政府塗脂抹粉,內容強調淡水河已清理的多麼乾淨,但這不是廣告而是新聞節目,正是市政府置入性行銷,也就是說,市政府不需要發包認真做事,只要用「媒體清理淡水河」,媒體效果即達到,又何必做得這麼辛苦?同樣的情況,在聽障奧運比賽中,台北市政府花了上億台幣購買媒體時段。

政府用納稅人的錢買媒體,充其量只是影響台灣內部觀感與選舉,但嚴重的是,多家電視台股權已是中資、外資,媒體為了為老闆服務,政論主持人盛誇胡錦濤、溫佳寶,新聞充斥美化中國、贊美中國的文字,隨便看一下電視台的中國新聞談中國建築多美、企業多強、江山多嬌的新聞俯拾皆是,更別提台灣女主播去上中國媒體痛批達賴喇嘛的案例,這些新聞與媒體人赤裸裸成為侵害人權的幫兇,更成為獨裁劊子手的工具。

在此同時,政論節目取代兩國的文宣部門,展開一場認同的召喚,台灣派政論節目體會到歷史困境,召喚台灣的認同,但是,中國也大量邀訪統派政論節目主持人及來賓,進一步以免費招待邀訪參與座談會,來影響政論節目內容。但21世紀的閱聽人從觀看節目中去縫補國族認同、社會認同、政黨認同。這是一場認同大戰,也是民主內戰、媒體內戰,這段時間以來,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啟動《推進新聞出版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展開「大外宣」戰略!三到五年內培育六、七家資產逾百億的國際知名大型出版傳媒企業,鼓勵傳媒以獨資、合資等形式,到境外創辦報紙、期刊等實體,拓展國外和港澳台市場。

其實,中國對台灣的媒介攻擊早已發動,上個階段是透過台灣人掌控台灣媒體與媒體人,但是,中國評估這樣的洗腦仍不夠快,所以這一波砸大錢的只做文宣不談新聞自由、新聞專業、新聞自主的新媒介時代已然來到。

在這個關鍵時刻,做為變動大時代下我們這一代,如何能無負於前人所托,保住一個獨立自由、民主開放的台灣?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力趨強時抓穩方向?我們能否在一次又一次的移民、入侵、被殖民之中,建立起有自信的台灣文化?我們能否無愧於下一代,把一個更穩定、更開朗、更美好的台灣交棒給他們?此時,唯有:

一、時時去反思媒介的侵入與洗腦,廣泛閱讀國外報紙的民主知識、比較各媒體細節,廣泛閱讀建立正確的價值觀與進步的民主概念,例如紐約時報定期報導美國大法官的討論民主概念及言論自由,這些都有助於我們反思台灣現況;

二、讓社會普遍認知到媒介的偏頗,催生社會的「集體覺醒運動」,如此,我們的下一代才能如同先打了疫苗,認知媒介是「病毒」對我們的社會認知展開侵擾,我們才能認知接觸偏頗媒體跟吸菸一樣,根本有害身心健康!


更進一步的是,在集體覺醒運動的進程中,也必須依法阻止中華人民共和國媒體來台灣辦電視、辦報,阻止不具新聞自由、人權概念的媒宣工具進到身邊。從媒介理論、媒介史來看,閱聽人幾乎對霸權媒介的攻擊毫無招架能力。從《霸權論》來看,近代很少像中國政權這樣明目張膽公開說要開始宣傳洗腦的,葛蘭西(Gramsci)認為,透過政治和意識形態結合後,統治階級掌握意識形態,國家機器依靠學校、傳媒、家庭、教堂等掌控意識形態。霸權經由精巧的滲透,將意識型態注入日常生活中,以支配附屬階級或團體。

傳播學者馬奎爾﹝Denis McQuail﹞的說法也證實了文宣媒體戰可以有效摧毀一個社會的心防。馬奎爾認為透過媒介展現,接受他人看法的人比表達看法的人多得多,個人僅從大眾媒體得到對事物的印象。相反的,權威機構則透過媒體支配與控制著大眾的想法,降低大眾在觀點形成中的自主性。唯有市場模式提高數量,才能以多元化,增加傳播新管道以及提供消費者更多的選擇。

上述兩項理論都證明了中國要以文宣媒介不戰而取台灣的可行性,馬奎爾﹝Denis McQuail﹞指出,媒介可以反應:
一、認同﹝identity﹞:媒介反映並強化階級、種族、宗教、國家、次文化等傳統刻版印象和分界系統,也會削弱許多游環境或機構所架設的藩籬,也有可能挖掘出另類性或自我選擇的身分認同;

二,領域與地區:媒介意義是由許多關於在地的線索建構起來的,媒介的全球化可能導致訊息出現混淆,且降低其意義的在地性,不過卻也能促使更豐富的地區性報導出現;

三,集體記憶:媒介內容提供了集體記憶,媒介的生產和分配步調受到「每天、每週、每季、事件的歷史性循環」等時間限制的影響,進而影響到讀者對意義的獲取﹝MacQuail 2000: 485-486﹞。


從馬奎爾、葛蘭西的論述來看,媒介組織受到外環利益集團、龐大國家機制、霸權獨裁國家系統性資金的控制,營造訊息及意見。從業新聞人員根本毫無自主性,只是生產工具而已。我們再進一步將觀點擴大國際層次,則可發現世界的訊息市場已受到少數國家控制,絲毫不重視小國發言權,這正是所謂的傳播帝國主義,而台灣做為中國全力收買的資本主義新聞市場,從股東、資本額、政論主持人、新聞媒介主管到新聞內容…,幾乎多數成為國際霸權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控制的一環,當代媒體人如果沒有覺醒與堅持,將成為獨裁政權的幫兇!

我們要如何從理論與實務上對抗這樣的文化、媒介、思想的攻擊?此時必須有政府組織內的良知官員官員、台灣NCC良知學者、媒介裡的覺醒者、發動社會運動的人民們,大家共同覺醒對抗這一波大量的媒介購買、置入及洗腦。英國BBC當年刻意以阿語向阿拉伯世界廣播時,引起國際及阿語國家的反彈,認為這是霸權理論再現,霸權對文化弱國的侵略,同樣的,現在要請整個台灣人民站出來,為保護台灣的媒介自主,為新聞自由及抗議中國國霸權而努力,共同來呼籲台灣媒介的新聞自主及覺醒。

台灣的媒介能否改變?要看閱聽人是什麼樣的人?台灣國民具有什麼樣的人格特質?我們的集體意志夠強大嗎?不論媒體是哈哈鏡或是明鏡,是我們的集體文化改變了我們的媒體,而媒體再繼續深化了我們的閱聽人。唯有人民集體覺醒,菁英領袖及媒體人具備反思的能力,媒體才可能改變,台灣才能改變,如此我們才有可能改變我們未來的共同命運。

延伸閱讀,《鏡中媒介》系列文字:

@從《受壓迫者教育學》看記者勞工意識的覺醒
@媒介控制的新時代來了
@從《大話》看聽奧的置入行銷
@《大話》喊卡?我在米國猛接國際漫遊電話!
@《大話新聞》周末版停播了
@超認真的陳師孟廣播筆記曝光
@怪事!新聞為何一定強調藍軍心情愉快輕鬆以對?
@國家機器的媒介控制,李漢卿發文給媒體
@新美麗島時代的媒介回來了,白色恐怖回來了
@檢調竟然為特定媒體服務
@媒體政治「超真實」,集體意志能改變病態媒體嗎
@網路小民遭殃,白色恐怖來了
@馬英九發言人任中央社副社長,如同宣布記者專業是個屁
@媒體檢警司法,來學學馬屁該怎麼拍
@從主播吃大便,談審查公視的「公正人士」李慶安
@3650萬元置入行銷費用,TVBS拿到了
@新黨國資本主義的媒介,洗腦時代的開端
@市長代言所花費的公家經費,千萬元納稅人的錢
@令人憤怒的新聞標題,為了飯碗你忘了為什麼進入新聞這一行嗎
@瀝青鴨、自導恐嚇案後,又一荒謬劇
@道歉表演秀之後,李濤就此高枕無憂
@拋開個人仇恨,請把第四權還給人民
@《再現的政治:解讀媒介對他者的負面架構》讀書心得
@小心強勢媒體集體把你汙名化!誰敢得罪媒體大集團
@公共廁所老是髒又臭,公共媒介會比較好嗎?
@擬像的虛擬新聞,建構出超真實的我們的台灣
@主控意識與對抗意識之間,在極化社會談多文化主義
@本電視台有害身心健康!看新聞請加註警語
@只看老闆荷包那管你真相為何,台灣的市場導向新聞學
@美女與悍婦!你敢說女人口舌可怕!
@這是我們的社會…當上流美征服了收視率與電視人
@感謝仗義直言的CNN記者,謝謝您記得島國台灣的我們
@揮別記者生涯,轉行參選希望有一天能改變台灣

2018-08-28

訪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主委林峯正:只是卑微地請求這些人把吃剩、用剩的交回來



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主委林峯正28日上午來到余晏節目現場,和當年我採訪司改會時的他一樣,語氣、態度堅定,歷經兩年的努力,他交出了沒日沒夜查資料疏理出來的黨產脈絡,而這一切是因為要追求更公義的社會,讓政黨政治站在平等的立場上競爭!林峯正說,國民黨所有名下財產已經被凍結725億,包含20億不動產,存款目前剩下600多萬可以基本運用,總統蔡英文上周還說,今年底的選舉是沒有黨產的選舉。但他強調,這不是清算,只是卑微地請求這些人把吃剩、用剩的交回來,我認為國民黨面對不當過程取得的黨產無法辯解,悲哀的是這個政黨只會用辱罵林峯正父親的方式來報復,卻無法回應這個社會對公義的需求。

簡余晏詢問,在清查婦聯會的過程中發生的故事與脈絡為何?是否如外傳有大批檔案從密道中被搬走?林峯正回應,台泥大樓與前總統府資政辜嚴倬雲家是相通的,大批檔案被辜嚴搬回家中,後來清查在辜嚴家中有一間房間,原本都是堆放檔案資料的,後來據助理說,他們在兩周內將整個房子的資料全部銷毀,這點仍是存疑的。

林峯正強調,婦聯會就是蔣宋美齡屬於夫人系統,救國團就是蔣中正屬於太子系統,在過去那段歷史中,財產擺明是公家的,卻被少數人掌握,並給國民黨金字塔頂端的高級黨工運用。很多人批評黨產會是在清算國民黨、搞政治鬥爭,但他不禁想問那些附隨組織的會員,有多少錢是他們自己繳的?
最後,簡余晏問到,在追查不當黨產的過程中,自己的心情如何?林峯正說,其實自己睡得很好,根本不緊張,一般人民對這些事情持正面看法,多數人根本不知道原來國民黨有這麼多資產!

2018-07-17

首度嘗試輔選議員,柯一正導演將進駐嘉義賣咖啡。柯導接受余晏專訪談反骨人生



知名導演柯一正17日上午到寶島聯播網接受主持人簡余晏專訪,從反核到太陽花學運、從社運到政治活動,柯一正透露,他預定10月到11月南下嘉義,展開另一個新的人生嘗試,直接駐點進駐嘉義,先開一家咖啡店,以此來輔選時代力量的議員候選人,柯一正表示他沒有輔選經驗,但因為嘉義是故鄉,而自願返鄉希望改變故鄉,柯一正說那兩個月他可能睡競選總部。 柯一正天生反骨,回想起年幼失怙的領悟令人動容。柯一正童年隨著父親在嘉義義竹,是個放牛的頑童,父親讓他牽牛去吃草,還特別叮囑不許讓牛跑步。結果反骨的柯導偏偏就因此想要去看看牛跑步會怎樣?柯導回想,他因此拿了樹枝往牛屁股「抽」去。結果,他終於了解了「原來牛跑步的話,會被父親打一頓」,柯導說,因為那是一隻懷孕的母牛,他沿路一直追,追著狂奔的母牛回到家,沒想到第二天這隻母牛就早產了。生出來的小牛蹄是白色的,很辛苦的掙扎許久從趴著的四腳站起來去找母牛,那一幕後來在柯導的人生中時常浮現,每當人生困難的時刻, 他就會想起兒時的那隻小牛!尤其在體認父親真的辭世之後!
父親的記憶不只如此,喜歡看美國電影《西部淘金記》的爸爸,投資開採金礦與煤礦,為此賣盡田產在柯導十歲時自殺了。柯導說參加完告別式他覺得像是一場夢。直到一年後有一天清晨起床,意識到父親真的死亡而離開了他,眼淚汨汨流下來淹進了耳朵,父親雖然沒留下財產,但浪漫性格帶他看了很多電影留下了影響。而柯導提到他的作品以《藍月》實驗性質最強有挑戰性,演出的《油麻菜子》也是印象深刻。
柯導談到他主導「我是人,我反核」社會運動,當時只是因為馬前總統說了一句不知道有人反核,讓一向關心核電議題的他投身運動,前後有近五十位導演及各方演藝工作人員全力參與,讓反核運動達到最高峰。接著,柯導在太陽花運動時住在立法院議場一坪大小的燈光室長達二十餘天,他靜靜的在二樓的燈光室守護著這些年輕人。 柯一正談到他的人生理念,只要是他覺得該做的事、有利於公眾的事他就會努力去做,像是反核或是參與太陽花學運。甚至柯導為了推動食材安全而與朋友合作投資金山契作白米,到現在白米產後一年了還不知道如何賣米。因為這些人生特質,柯導提到他因此有許多的機會,他自己公司的管理也很簡單:每個月只進公司兩次,蓋薪水章及付款,此外每年同事會找他開1次會,討論員工旅遊去哪裡。「公司沒我的事,我相信年輕人!你給他們責任,他們就會去承擔。」甚至有的年輕人薪水比老闆高,他認為這也是應該的。

2018-05-01

《一湯一菜的生活美學》土井善晴的生活美學!

頁49,親自下廚可以決定什麼食食材,在思孝的同時其實思緒早已超越廚房悠遊在社會與大自然,食材要從何獲取?向誰買?產地在那?那裡的海洋捕獲?藉由親自眼觀手觸食材調理過程,可人可以與其根源直接產生連結。
頁116:用餐體驗不僅塑造出個人的身份認同感,還能培養出讓他人幸福的能力。這項能力。也是讓自己變幸福的力量。
頁118:能由衷欣喜,代表能表現出內心的感動,使自己變得幸福,能察覺來自他人的情感和親切,擁有感受情感的能力。每天重複經歷他人為自己做菜的經驗 ,自然能接收到大量的情感,成為這種能以萬物而喜的人。因為自己擁有許多來自他人無償的愛,所以才能把愛分享給對方。這個過程就是愛的接力,也就是清水博老師所謂的「賦予循環」。
頁119:我們早已透過日常飲食經驗,建立起自己的明確基準,因此若遇到超乎判斷基準的美好食物時,就會格外感激且感動。
頁120:對孩子來說,食物就是一切,他們從食物中學會許多道理和能力,並將學習到的技巧化作生存力量。
頁124:2013年十二月,日本料理被國際教科文組織認證為世界無形文化資產。認證原因中大多以豐富的大自然環境為基礎:一是發揮食材原有風味,享受當季。二,營養圴衡的健康飲食,才用動物性油脂。三,順應生活行事變化。四,表現出季節遷移。

作者土井善晴的父親土井勝,是奠定日本家庭料理根基的第一人,
  被尊為國民大廚,一生奉獻於家庭料理的研究與普及。
  作者繼承了父親的衣缽與意志,提出符合現代生活的一湯一菜,回歸原始的飲食美學。

  民以食為天,人只要活著就離不開飲食。
  隨著人類的進化,飲食也產生變化;
  我們開始從求溫飽,轉變為追求美味享受。
  但若探究飲食核心,會發現最好吃的,就是吃不膩的東西。

  日常的飲食,只要有一碗飯跟一碗內容豐富的湯,就夠了。
  家庭料理,是種普通的美味,不起眼卻但能使人感到安心;
  一湯一菜,不是為了想讓家事做起來更輕鬆,而是讓下廚不再充滿壓力。
  只要擁有基本的飲食模式,就能擁有生活秩序;
  藉由一湯一菜,更能了解料理的真義。
  一湯一菜,正是飲食文化的原點!

  因為簡單,更能專注於好的食材。
  因為簡單,更能找到最美味健康的煮法。
  因為簡單,更有餘力去搭配碗盤餐具。
  因為簡單,更能享受色彩、季節的樂趣。
  因為簡單,所以成為美學。

2018-03-22

米其林之外,應再推動更多元、在地的美食評鑑!

米其林效應已一周,電視台仍天天美食,有餐廳被預約到除夕,必比登攤位更大排長龍。但美食界更有不平:為什麼如欣葉、青葉這類正港台菜名落孫山?為何獨厚廣東菜?食材均來自日本的日本料理有何在地意義?更大的疑問是歐洲舌頭吃得出台北品味嗎?當然,旅行業全力在海外推出來台北一遊的「米其林遊程」,歡迎國際饕客來台。成功引爆美食話題的同時,希望打鐵趁熱推動更多國際及本地美食的專業評鑑,突顯台灣美食實力!

過去幾年在東京、曼谷、上海也曾出現這種對米其林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情,米其林畢竟是歐洲輪胎公司發跡,每個城市的第一次評鑑都以國際評審口味為前提,最明顯的情況就是不只港澳是粵菜當道,連上海米其林第一年摘星的也逾半粵菜餐廳,台北必比登的彭家園、醉楓園都是廣東菜,得星星的君品頤宮、東方文華雅閣也還是廣東口味!

我要為點水樓、欣葉、青葉、鼎泰豐等老牌認真的餐廳打氣,其實大家都做得很好了,只是口味不一樣!台灣人講究養生,少油少鹽低糖,這些不為跨國裁判所理解,相信在第二年米其林加入在地評審後,能給台菜餐廳一個公道。

等待第二年米其林的此時,也希望民間及政府共同努力,催生一個具公信力的台灣在地美食評鑑。不只米其林,法國還有高勒米羅廚師高帽認證、藍帶勳章,義大利有紅蝦評鑑,澳洲有廚師帽評鑑。那麼,台灣呢?

位處於亞洲中心的海島,曾有不一樣的國家認同,台灣的美食有強大包容力,既歐洲又亞洲,既時尚又復古,因為曾有中國各方人口來台帶來大江南北各方菜色,因為曾經歷日本時代而有道地日本料理,美食是台灣最有特別的文化珍產!

美食文化包含了農業的、家族的、社會的、歷史的各種故事!以台菜炒米粉為例,原料可以分為水粉、炊粉或粗米粉、幼米粉、細米粉,單單炒米粉就可以加入紅蔥頭、香菇、金鉤蝦、五花肉爆香,或者再加上高麗菜、韭菜、豆芽菜、高湯,也可以南瓜拌炒,要如何炒得Q彈入味要溼或乾一點?一道菜的學問就博大精深,所以,在米其林之外,我們需要有更專業、更在地,更理解東方口味,台灣舌頭的公正評鑑!公正的辦理美食評鑑更能創造在地美食能量,以台北市糕餅商業同業公會主辦近二十年的鳳梨酥比賽為例,比賽至今創造了一年四十億的鳳梨酥金磚產值,進一步也發展出「台北甜心」及「漢餅」比賽。循此路徑,未來還可以創造麵包學、米粉料理冠軍等台灣美食學。

此外,也希望更多人為推動美食的觀光局鼓鼓掌,公務體系不做就不會錯也不會被罵,做事卻會引來各方批評。因為米其林來台北,亞洲旅遊界開始討論台北美食,從新加坡到北京都有媒體報導台北米其林,成功帶動美食觀光的國際形象,這正是台灣可以發展的方向。我們不只有好山好水,還可以帶觀光客捏小籠包、炒米粉,彷曼谷推動逛傳統市場、台菜教學推展特色觀光,這些都是我們可以著墨的體驗經濟。米其林公布之後,不只是搶訂餐廳,建議政府民間推動更多的美食在地評鑑,給更多餐廳正向力量,讓美食界與觀光界攜手帶動更大產值。

(本文刊載於蘋果日報論壇版
https://tw.appledaily.com/headline/daily/20180322/37965235/)

2018-03-14

米其林公布之後,將美食文化論述推向國際!


台灣第一次的「米其林指南」中午終於公布,國內餐飲界早已為此討論半年,業界傳得沸沸揚揚。觀光產業界摩拳擦掌準備搭上美食觀光順風車,台灣的第一次有很多可以學習的經驗,最重要的是,我們可以從米其林經驗裡面開發更深更廣的「台灣美食學」,幾乎每一位米其林餐飲業者都有一段辛苦不放棄堅持的美食信念,我們可以把美食結合觀光把台灣人的堅持、努力、及豐富物產所呈現的更美好的台灣介紹給國際。

人民需求食衣住行裡「吃」是排行第一,美食及旅遊節目一直占有高收視率,國人重視吃。國際上以吃聞名的飲食文化有:法國美食術、西班牙、義大利、希臘、摩洛哥四國的「地中海飲食」、土耳其「小麥粥」等等都曾被聯合國納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社會習俗名錄裡面,此外,日本的「和食」、韓國的「泡菜文化」和泰國的「泰食」也都被列為有特色的文化遺產。這幾年米其林到亞洲,為東京、曼谷都創造了觀光高收入,來自各大洲的饕客跟著米其林餐廳遊遍全球,台灣高端遊客跟團已把歐洲米其林吃透透。

也因此,在今天的米其林餐廳出爐後,我們可以做的不只是追逐高端美食,而應該全面協助觀光產業向國際行銷,推銷的不只是「台灣米其林指南」裡的店家,而是系統性的整理台灣的美食文化,論述台灣人與吃食的關連,進一步讓世界看到台灣美食特色,發揮我們的獨特性,並透過台灣觀光協會、外交部、觀光局的努力,讓世人看到擁有不一樣軟實力的美食寶島。
台灣美食包含了中國大江南北的各式麵食及飲食料理精華,也有如烤山豬肉、馬告胡椒等有特色的原住民食材,因為曾歷經日本時代,台灣的日本料理甚至吸引很多日本觀光來台灣品嘗不一樣的海產,台灣的物種豐富,擁有260座3千公尺以上的高山,水果、蔬菜應有盡有。就以這次米其林 必比登推薦的牛肉麵來說,其豐富多樣程度可以讓愛吃牛肉麵的人一次吃足吃滿,這些都是台灣歷史緣由所產生傲視全球的特色。

今天之後,國內外旅客勢必開始追逐各家米其林,必比登推介上周公布的36家餐館這一周來已大排長龍,有奧客鬧場,也有因此而影響吃食品質的情況,此外,飲食界內的自省也開始出現,例如:米其林是歐式口味,台灣難道不能有自己的專業美食評鑑來做出東方的合理評鑑?網路花錢的推薦是否出現反淘汰?主廚是必須上電視曝光或是做自己?還有,台灣要重視的事這麼多,「吃」究竟要花掉多少功夫?

民以食為天,「吃」這件事值得政府花更大心力來深耕!米其林指南出爐之後,應系統性向國際整理台灣的飲食文化及論述,把屬於台灣特色的美食文化向國際說明,找出其中感人的職人歷史故事,留下感人的價值及信念並以跨部會的力量整合飲食文化的上下游,增設像日本築地的英文國際觀光市場、推動國人動手做菜、建立更多有規模的餐飲教學體系,推動家中的餐桌文化!把這麼棒的台灣美食文化留下來,推向國際!希望在明年此時,台灣會有更多的米其林美食,甚至也出現一樣權威的台版指南!

2018-01-16

終於體會:離別是最難學會的人生課題!


剛才訝異聽聞柯市長的批判,我真的不知道是否有人居間誤傳,難以置信!腦海中浮現2013年9月6日在我議員任內的活動上鼓勵他參選台北市長並送上「良醫醫國」的那一幕,拚戰四年了,我要強調我本將心向明月!

其實,台北燈節多數工作在我離職前已做了許多,開了數十場會議!因為預算不夠不足因應這麼大的活動,三次流標後由蘇打綠團長阿福的公司得標,觀傳局也改變作法,將原本燈節採行統一發包方式拆成多個標案招標,找尋更多民間廠商及藝術家合力籌辦,以求台北燈節如期進行。此事與我去職時機無直接關連,試想,我在觀傳局任內開創或接手的活動這麼多:燈節、開齋節、河岸音樂季、河岸童樂會、大同秋遊活動、跨年、杜鵑花季等等,不論我在幾月去職都會有未完的大型活動。

此外,觀傳局多數活動都是在經費不足情況下,天天都要克服困難匍匐前進,沒有什麼活動是輕鬆進行。例如去年的世大運轉播案也是流標多次再整合完成就是一例。處理公眾事務的原則是遇到困難就去解決,而且民間的正向力量都會出手相助。直到我離職前,燈節諸多配套方案均已規畫就位,不斷修正的工作會議從早開到晚,觀傳局是有經驗的專業團隊,我真心感謝長官及同仁的辛勞!

我來市政府工作本來就是為市民服務,並非只服務特定人士,但從想休息而離開市府團隊到現在,終於體會:「離別是最難學會的人生課題」這句話的意思。萬分感謝市府團隊對我的支持,我對觀傳局團隊辦好燈節有信心,因為所有的大型活動都同樣會遭遇許多困境,例如剛完成的跨年及同步在進行中的杜鵑花活動也有諸多挫折,我想拜託各位朋友,可不可以給專業的觀傳局團隊一點鼓勵。即將接手的陳思宇局長、在局裡認真努力的陳譽馨副局長及所有夥伴都需要我們更多的支持,成功不必在我,夥伴們你們很棒,我相信大家一定會把燈節辦好的!加油!
文明.臺灣.環保.弱勢.文化.改變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