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03

轉載/圓環文化工作室活動:大龍峒文化導覽~~保安宮、孔廟、四十四崁街

在台北市內的北區,一般人常會忽略飛機起降的區域,以前淡水河、基隆河交會的河口,有農墾與書院的過往,卻在高架道路與飛行航道下被我們所遺忘



@集合時間:2013/7/28 星期日 15:50

@集合地點:台北孔廟黌門與禮門之間(臺北市大同區大龍街275號)

@導覽點:保安宮、孔廟、四十四崁街

@人數:25人

@費用:免費

@導覽老師:何良正老師



@報名網址:2013/7/7 星期日 21:00 會在這篇文章開放報名的網址



@保安宮:



2006/7/15 拍攝



這是正殿旁的畫作,1973年由國寶級畫師潘麗水所作,主題有韓信跨下受辱、虎牢關三戰呂布等七幅,是寺廟建築中難得的中國歷史故事的繪畫作品。



潘麗水,1914-1995年,台南市人,從小就在父親潘春源的教導下,特色是肖像畫十分細膩。潘春源,1891-1972年,因拒習日文於公學校肄業,自學並拜師呂壁松,與陳玉峰為同門師兄弟,後傳子潘麗水、潘瀛洲。當時日人所舉辦之臺灣美術展覽會,在去迷信、重西化的風氣與政策下,以實際參展行動糾正對傳統水墨畫的不注重。後投身水墨創作與寺廟彩繪等為工作,致力於延續傳統文化,重要作品有府城隍廟前殿壁堵、五帝廟、台南元和宮、南鯤身代天府前殿等。



保安宮開始有雛形是在清乾隆時期(約1742)就有保安宮的興建痕跡,如今的正殿前方有四根龍柱,若有興趣的可以觀察兩側的龍柱比較小隻,雕工也不若中央的兩支龍柱活潑生動,懷疑外側的龍柱是較早興建的龍柱,因嘉慶年間擴建的時候才把這兩隻龍柱外移,保安宮的完工大約到1830年才完成,依據這段歷史可以發現所有的廟宇建築時間通常都很長,慢慢興建,而擴建的過程,也盡量保存先前的遺跡。



1917年由地方仕紳陳培根等人捐資,為了讓廟宇的建築能夠完美,採用傳統的"對場"模式,就是由兩大師傅組成團隊,以正殿的中軸為界,互相對拼技藝,一邊是板橋的名匠陳應彬,另一側是大稻埕的郭塔,如今在前殿的壁面仍有重修的碑記。



二次戰後國民政府來台,因為大批的官兵沒有地方住宿,正殿的兩側屋簷下簡易的圍起了帆布,就成為臨時的住所,這段歷史或許隨著時光而讓大家從腦海消逝。看著地上的大磚紅磚有正向排列,也有斜向排列,磚塊的大小、排列說明了寺廟的種種禮儀,抬頭望著梁柱的木雕,很難想像這樣精益求精拼技術的場面,到底是怎樣的過往!



@相關網址:

維基百科:大龍峒保安宮

維基百科:台北孔廟

水瓶子寫的大龍峒相關文章

要報名請點進去原文

沒有留言:

文明.臺灣.環保.弱勢.文化.改變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