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3-29

綠色短評/抓住民意朝進步的方向前進

什麼是民意?民調能代表民意嗎?如何決策才能貼近社會脈動,才能在關鍵時刻帶領國家朝正確方向前進?最近的兩大議題:一是核電存廢要不要公民投票;二是政黨的總統候選人全民調產生,公投或民調能代表民意嗎?什麼樣的決策模式能讓台灣向前行嘜擱倒退嚕?

這段期間以來日本核電廠驗出毒性極強會致癌、半衰期高達數萬年的放射性鈽元素,而且一再傳出核電廠失控訊息,連一向要求嚴謹的日本官僚體系都無法掌控核電安全,各國嘩然,德國隨即宣布停運老電廠,而德國民調指70%贊同停運老電廠三個月的決定,德國聯邦議會並通過的「逐步退出核電」法令,綠黨隨後並贏得選舉。德國政府的抉擇顯然是反應民意,回應人民對於核電的焦慮。

一個好的政府不只是看民意風向球而走,而且必須堅持進步價值,在人民能接受的情況下與民意對話,率領多數民意向前走,韋伯曾說政治是緩慢穿透木板的藝術,顯示民意及政策轉變需要時間,我們可以體會政策轉變的難度,但,各國領導人看到核災虛心檢討核能政策時,獨獨台灣的政府和部份媒體高喊「核能安全」,口號式高喊核能如「菩薩坐在蓮花座」,卻無法就電廠備轉容量、核電占總用電量等由公信力單位提出可信賴監督的真實數字,民進黨民調顯示61%民眾對台灣政府處理核電廠沒信心,此時,光靠民調無法扭轉台灣的命運,這麼重大的政策應該讓台灣人民全面公民投票,透過政策討論讓不同立場辯論,透過人民全面參與才有可能找出國家社會更好的發展方向。

相對於公投可以廣泛討論,民調從過去的事後了解支持度,現在轉為決策前的民意初探。也因此,民進黨內這次首開全球先例,用全民調來決定總統、區域立委人選,原意原本為了避免產生黨內裂痕、解決人頭黨員衍生的問題。不過,發展至今,民調一樣造成黨內重大裂痕,甚至產生比人頭黨員更嚴重的問題,大買媒體、金錢介入、介入新聞、買電話線路等等!甚至民調敗者不認輸質疑在誤差範圍,民調贏的則花費了大把鈔票。更嚴重的是,藍軍內部傳出策略性動員來影響民調,等於介入民進黨初選。初選至今,民調真能代表民意嗎?世界各國都沒有人用普遍性民調來決定政黨提名人選的,民進黨的全新嘗試未來恐造成更大的不公及剝奪黨員權利。

統計學告訴我們,依照科學方法抽樣調查一千名民眾,就可以得到95%信心指數,誤差不超過3.1個百分點的民意,但是,國家的核能政策光靠民調可以嗎?政黨的決策及提名光靠民調可以嗎?傳統民調多在於政策執行後再做民調,確認人民支持度,但現在,民調變成事先測量民意的意向預測,政治人物只跟著民調走當然不夠,政黨應該是一群理念相同者提出論述及中心思想,與人民相互激盪前進,民意的風向或許難測,但是,我們必須掌握民意方向,朝進步的方向努力前進!

1 則留言:

candy 提到...

核4蔡英文不推公投也是一個正確的作法,目前公投的門檻太高, 若無法過公投反而會給國民黨有操作空間說多數人反對. 最好是國會立委過半再來推公投較恰當.
公投法§30:
(第Ⅰ項)投票人數達全國…投票權人總數二分之一以上,且有效投票數超過二分之一同意者,即為通過。
(第Ⅱ項)投票人數不足前項規定數額或未有有效投票數超過二分之一同意者,均為否決。

文明.臺灣.環保.弱勢.文化.改變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