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1-25
感謝獨立媒體工作室的轉播:李登輝主張的以地方力量站出來
TWIMI | 獨立媒體 http://www.twimi.net (轉貼請保留此連結)
前總統李登輝今天(11/22)受民進黨台北市議會黨團邀請,用老市長的身分重返台北市議會,以台北的過去與未來 《城市經營的理念》為題演講,除了藍綠意元踴躍出席以外,國民黨籍的台北市長郝龍斌率副市長及幾個局處首長也到場全程聆聽。郝龍斌致詞時說,他希望能藉由聽取李登輝這位老市長的城市經營經驗,還有過去與未來的想法,讓自己能夠記取一些經營理念,做為未來施政的重要參考。
李登輝以基本理論的方式談台北市政,他將主題分為一、臺北市發展的基本構想。二、臺北市都市發展的遠景(台北市地理)來討論臺北市經營的過去與未來。他認為要把「都市經營」帶到一個新的境界,沒有全體市民的參與是不行的。 「政,是眾人的事。」既是眾人的事,就應該由大眾來參與;換句話說,台北市是全體市民的,不是市長一個人的,也不單獨是市政府的事,因此全體市民對市政建設,都有發表意見的權力,要結合全體市民的智慧,經營我們的市政。
李登輝說,要成為優秀的「都市經營」者,應具備「兩種精神」和「三種能力」。所謂「精神」,就是指「都市經營」者做事的理想、態度和方法,有兩種不同的精神表現;一要具有「實務家的作法」;二要具有「藝術家的作法」。實務家的作法就是有事馬上辦;藝術家的作法,就是樣樣工作必須追求完美的境界,也就是要有遠大的眼光與全盤考慮的周詳計畫。
至於三種能力,一是「崇高的理想」一是「規劃的能力」,一是「管理的能力」。有了「崇高的理想」,可提高工作層面,邁入新的境界;還要有「規劃的能力」,才能有凡事豫立不廢和臨危不亂;有了「管理的能力」,才能將人、事、物支配得有條不紊,充分發揮團隊精神提高工作效率。唯有這「兩種精神」與「三種能力」的結合,才能表露出「都市經營」者的績效。
提問時間,包括台北市議員王世堅、林晉章、李慶元、何志偉、林奕華、許淑華、張茂男等人,分別提出許多問題向李登輝請益。李登輝說,要做一個領導者要以老百姓、國家為中心,不要自以為是,以為自己都是最了不起,見不得人家好,不合作不尊重。他說,他現在很認真在找一些能吃苦、能克制的年輕人,要有這樣的精神才能成為擔起台灣重擔的領導人。李登輝說,台灣人的悲哀,四百年的歷史被六個不同的外來政權管理,台灣人不曾做過主人,不曾有自己的政府這是事實,他要做的是要如何讓台灣人有自己的政權、自己的政府,這是他的努力。
李登輝說,過去他跟司馬遼太郎說過台灣人的悲哀,他當總統時曾講過『新時代的台灣人』,馬英九當初選市長說他是他是『新台灣人』這是錯的,台灣不應該有分別,台灣有各種族群只有台灣才是唯一的目標,這就是『新時代台灣人』的開始。他說,現在的政治很悲哀,台灣的歷史跟生命一樣氣起伏伏變來變去,要如何讓台灣平和發展很重要,不要政黨之間互相罵來罵去,政黨之間應該要互相合作、協助,台灣自然就會慢慢和好、政治安定。
李登輝也批評馬英九不召開國是會議的決定,他說,這是沒有心。台灣問題這麼多應該大家坐下來一起討論、了解該如何處理,這種合作態度台灣現在沒有。他說,現在大家都想做總統,就是最大問題,沒有心為百姓和國家打拚,做總統要幹嘛?他認為一心只想當總統的人「愈想當,愈沒機會做」,李登輝認為,做政治就是要把所有的困難吞下去。至於有議員問到2014五都選舉及2016總統大選,李登輝說現在談這些都還太早,而議員希望他能對歷任市長做評分,李登輝則是說,他不會做這樣的評分,他說世間上不是只有對與錯兩種,對一種事情不要太過肯定,心裡面可以肯定就去做,但嘴巴上不需要去講。
演講結束後,李登輝也前往台北市議會會史館及議事廳參觀,在會史館看到過去自己擔任市長時的老照片,李登輝仍可如數家珍的談起當年的種種,看到一張跟夫人一起接見賓客的合照,還直說改天要請夫人一起來看看他們當年有多年輕。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文明.臺灣.環保.弱勢.文化.改變ing
4 則留言:
薑是老的辣。
不過阿輝伯今天比較選擇性回答,
或有所保留。
希望阿輝伯好好保重身體,
繼續為台灣民主加油。
對後世台灣人,
李登輝歷史定位會是"民主先生"。
至於小馬,
唉!
能不能振作一點呀。
阿輝伯對國外雜誌對其民主先生的稱號在現場也沒有特別誇耀什麼。
甚至對馬先生也保留口德,
沒有藉機批判。
倒是馬先生特別在乎,
"媽寶"要告,
"Bumbler"更是連海外記者都不放過。
看得出來前後兩位領導格局真的大大不同。
我對李登輝的所謂"民主先生"封號持保留。
台灣的民主是許許多多的民主前輩犧牲努力爭取來的。將台灣能夠建立的(目前仍很脆弱的)民主,說成是李登輝的歷史定位,真是對許許多多的民主前輩的鄙視。
現代台灣年輕人,只對明星和有名的人有興趣;對默默犧牲的民主前輩,完全沒有興趣。
台灣的民主,目前的脆弱前景,可能步入阿根廷,威瑪德國等等民主轉入獨裁的後塵,實在是現在年輕台灣人的笑鬧淺薄性格使然。
李登輝的歷史定位,到目前為止仍是問號。
阿輝伯帶來的不只是他過去的實務經驗.
還有許多前瞻性的觀念和理想.
從事政治確實要身兼實務與藝術.
輝伯不愧是哲人政治家.
>輝伯不愧是哲人政治家
美國從來沒有過所謂的「哲人政治家」,
瑞士從來沒有過所謂的「哲人政治家」,
英國從來沒有過所謂的「哲人政治家」,
荷蘭從來沒有過所謂的「哲人政治家」,
德國從來沒有過所謂的「哲人政治家」,
加拿大從來沒有過所謂的「哲人政治家」,
就只有台灣某些得到大頭病的人,
自己發明了連自己都不知那是什麼的所謂的「哲人政治家」,
一下子就對自己發明的「哲人政治家」這個標籤一見鍾情,
進而被自己發明的「哲人政治家」這個標籤嚇昏了。
沒有「哲人政治家」的上述國家,是怎樣的境地?
自稱有「哲人政治家」的台灣,今天又是怎樣的境地?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