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9-23

《人口紅利與中國經濟可持續增長》讀書筆記

作者/中國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所長、中國人大十一屆常委/蔡昉

人口紅利

維基百科上這麼說:在經濟學上,人口紅利(英語:Demographic dividend)是指因為勞動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例上升,所伴隨的經濟成長效應。它通常發生在人口過渡時期(Demographic transition)晚期,此時因為生育率下降,使得受撫養的青幼年人口減少。當人口負擔係數小於或等於50%,此時稱為人口機會窗口期。

這個理論在1998年,首次由哈佛大學教授大衛·布魯姆(David E. Bloom)與傑佛瑞·威廉森(Jeffrey G. Williamson)所提出。這一派學者認為,人口紅利在亞洲四小龍與1990年代凱爾特之虎的經濟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這兩位經濟學家認為1965年至1990年東亞經濟增長(以人均收入衡量)中有至多三分之一都可能要歸功於人口結構變化所帶來的人口紅利。




馬爾薩斯陷阱

維基百科上這麼說:馬爾薩斯災難 ,也稱馬爾薩斯陷阱 ,由托馬斯·羅伯特·馬爾薩斯提出,主要指不斷增長的人口早晚會導致糧食供不應求。馬爾薩斯在他1798年出版的《 人口論 》中預言:人口增長超越食物供應,會導致人均佔有食物的減少,最弱者就會因此而餓死。

頁1:十八世紀初富有的兩國英、法,每天從食物獲得的熱量分別是2095卡和1657卡,但世界上最不發達國家平均每天熱量也為2162卡。

頁2:發展中國家的人口轉變滯後於發達國家,反而為發展中國家超趕,從而世界經濟的趨同創造了有利條件。
一些發展中國家也正在喪失人口機會視窗,人口紅利終將消失。事實上,多數發達國家早已沒有傳統意義上的人口紅利可供利用,例如中等偏上收入階段的中國,高收入階段的韓國、或最發達國家美國等 。人口紅利在國家之間的「繼起關係」,恰好是世界經濟趨同的一個重要條件。

**1980年實施一胎化政策,但之前生育率逐步下降。中國GDP的成長,來自撫養比下降!撫養比一旦上升,就會減少GDP上升。保持高度人口成長,與經濟上升是密切相關。

**過去三十年經濟增長源泉:71%來自資本增加(但仍與勞動力有關,因為如果不斷投入機械廠房,仍必須有勞動力增加才會有收入,所以新古典理論認為,提供資本的前提必須農村有源源的勞動力,才會有高經濟成長率。所以,人口勞動力才是這大塊的資本成長 )4%來自教育水準提高,狹義的人口紅利是7%,10%是技術進步與效率管理(裡面的一半來自資源的重配置)。

**勞動力從農業人口轉為非農人口,源起來自於人口結構的變化,但這個因素在消失中。(盲流、簡稱進城勞動力、農民工)
頁2到3:世界各國分三類
一,多數發展中國家,仍享有人口紅利。
二,某些高收入國家和「未富先老」的中國,正在喪失人口紅利。
三,多數發達國家,長期以來已不享有這類型的人口紅利。
上述三種不同國家,保持經濟增長的政策不同。

**中國勞動牛齡人口與撫養比到2010年已下降。中國官方退休年齡,男工60歲,女工是55甚至50歲。而且,隨著年齡提高,人力資本下降。例:台商現在雇不到二十歲上下國中畢的農民工。但年齡高者沒有更新技術的能力,身體也不夠好。

**可見,過去三十年推動高經濟成長的因素都會因人口結構改變而發生變化 。非熟練的勞動力不再是廉價的。例如,招聘農民工的難度和農民工工資上漲幅度,在2011到2012年初,達到空前程度。例:2004年開始出現雇不到農民工的「民工荒」情況,所以2004年之前可以十年不漲工資,但之後就必須不斷成長。所以2011年的薪資成長是21%(不含經濟成長率),因為各行業都有這個趨勢。

頁4:2004年可視為中國到達「路易斯轉捩點」標誌年份,2013年則是人口紅利消失的年份。離開鄉鎮的農工總數從2001年的8399萬人,2011年達1.59億人。十年增加89.3%,中國第六次人口普查顯示,中國15到59歲的人口在2010年後已絕對減少。

日本的路易斯轉捩點在1960到1990年,有三十年時間達到高經濟國家,韓國與台灣則是1970年,人口紅利消失的轉捩點約在2013年,與中國同時到達,其間相隔40年。但相對之下,中國的人口紅利從2004轉捩點到2013消失點,其間充其量只有九年,警示中國挑戰格外緊迫。

路易斯轉折點:(Lewis Turning Point)
這個理論是由諾貝爾經濟學將得主W. Arthur Lewis在1950年代提出,是指在經濟增長過程中,隨著農村廉價勞動力逐漸減少而出現的工資、消費、物價全面上漲、經濟增長勢頭趨緩的現象。經濟學上講,在轉折點出現之前,不漲工資仍然會有源源不絕的勞動力。而當經濟體越過「路易斯轉捩點」,勞動報酬有可能會加速上升。因為這意味著現代工業部門已經不能再用「不變工資制」來吸收「無限供給」的勞動力。

**到2013年,中國傳統的人口紅利將消失。1990年到2010年中國人口增長從14.4%下降到4.8%。十五期間勞動人口平均是2394.8萬人,十一五前四年年平均為2073萬人,平均每年減少321.8萬人。勞動力短缺之後,經濟潛在增長率將降低。預計十二五期間,中國GDP將保持7.2%,十三五將降至6.1%。

**中等收入陷阱
全球化時代,富裕國家報酬遞增,仍在增加。窮國的收入也快速增長。唯有「中等收入」國家的成長慢速,如下圖
下圖:未富先老對比較優勢的影響


低收入國家(勞動力豐富、成本低廉) 富裕國家(經濟產業技術俱強)



中等收入國家






4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看不懂

匿名 提到...

應該算是個人讀書筆記吧!如果是簡報,可能要被K.

匿名 提到...

很清楚的筆記啊
樓上的樓上有什麼好不懂的
馬先生老是認為中國好中國棒中國強
但從人口紅利的論理來說
中國的好日子差不多了
雖不一定會崩解
但像那種隨時可以撿到果子的時代結束了

風信子 提到...

最近在電視政論節目上均未看到簡議員
不知道議員在忙些什麼
台灣很需要您繼續打拚
加油
只想為您打打氣

文明.臺灣.環保.弱勢.文化.改變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