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4-17

建成圓環的問號

分類:建成圓環、歷史古蹟


行經台北建成圓環,大樓頂偌大的兩個問號印在等待出租的廣告看板上,雖然只是販售廣告的商業行為,顯眼的問號,卻也依稀點出建成圓環目前的困境。

圓環,曾經是台北繁榮的象徵,盛極一時,有著「北有圓環,南有龍山寺」的封號,1954年小販自行募資在圓環的馬路上鋪柏油、區分個人攤位,改造之後的圓環自此進入極盛時代,重新規劃的圓環提供更好的消費環境,物廉價美的小吃、宵夜,更撫慰許多出外打拼的遊子們孤單的心靈。

時至今日,圓環,卻不像圓環了。

1993年及1999年的兩次火災,似乎預告圓環的沒落。為了重振圓環,台北市長馬英九提出改建圓環的計畫,在2002年元月23日主持開工典禮,然而,缺乏在地關懷的建設計畫,任憑在位者如何英氣風發,也改變不了圓環面臨頹圮的命運。

馬市長重建圓環的計畫之所以失敗,原因很多,有些內情或許不是一般市民所能理解,然而,不切實際的設計,毋須專家評斷,只要路過圓環,便能深刻體會。例如,這一幢兩層樓的建築物,號稱要重振圓環傳統小吃的榮景,卻沒有規劃停車場以供前來消費的民眾使用,如今路過圓環,都會看到車輛以45度角傾斜地停在這一幢建築物的四周,堪稱奇景之一;再者,經營小吃生意,需要足夠的空間讓民眾坐下來享受美食,然而,重建後的圓環卻只剩狹小的空間,經營小吃生意的商家、慕名而來的饕客,只能在這方寸之間勉強行走,讓人雅興全失,任憑傳統小吃再怎麼美味,也倒盡胃口…,看到建成圓環的窘境,不難理解為何有人批評馬英九是傳統市場的殺手。

回顧歷史,台北老圓環曾經遭受多次的摧殘,早期是一片低窪沼澤,日據時代被規劃成「圓公園」,吸引許多民眾前來休憩,有了人氣,小販們自然也跟著湧入,「江山樓」、「蓬萊閣」等紙醉金迷的場所也倚圓環而立,是騷人墨客、生意大亨聚會的地方,然而,1941年的太平洋戰爭,將圓環推入殘破之中,但慘遭戰火肆虐的圓環並未因此而倒下,戰爭過後,圓環靠美食重生,掀起屬於圓環的興盛時代,然而,九O年代的兩場大火後,圓環從此步入蕭條,尤其後來市政府不良的改建計畫,更將圓環打入難以翻身的境地,如今,圓環重生的希望在哪裡?沒有人敢保證。

許多人感慨,歷經戰火肆虐的圓環未曾倒下,但是,今日卻因市政府的政策而一蹶不振,由此可知,一味迷信硬體建設卻沒有用心規劃的政策是殘害傳統價值的元兇。今日的建成圓環,欲思振作卻沒有適當的環境,想要全面拆除再做建設也沒有空間,如此進退維谷,只能心痛地看著盛世消逝,卻沒有扭轉頹勢的力量,只是,失望的圓環人沒有絕望的本錢,廣告看板的問號,似乎指引出一條解決之道,圓環的重生欠缺決心,沉默的圓環需要大家站出來捍衛,如何將圓環目前的問號改成驚嘆號,需要我們做出新的選擇,如此才能激發出新的力量!(文/育芯)

2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育芯:
兒時的圓環雖然亂,卻是記憶與感情凝聚點。現在的圓環雖然新,但空洞冷清,讓人懷念兒時那個充滿人情味兒的老圓環。余晏

水瓶子 提到...

照片已經補上,可以看看那個廣告看板是"?"

文明.臺灣.環保.弱勢.文化.改變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