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3-08

第一座台灣女人的地標--淡水女學堂


大正五年建好的淡水女學堂,在浪聲、風中、草聲與鐘聲中,靜靜站在淡水碼頭邊望著我們,陪伴著多少女生的歡笑與淚水,直到今天,她成為台灣女性的第一座地標。

女學堂的紅傳上的「大正五年」的「大正」兩字一度因為國民黨政府來台而塗掉,但,沒有任何歷史可以被政治塗掉的,隨著雨水與時代沖刷,那兩字變得更加清晰。如同這個大時代,政治人物頂多只能紅個十年,沒有人能掩飾欺瞞這塊土地。

我,做為地標揭幕此刻的司儀,耳畔彷彿聽到歷史的歎息,那緾小腳的時代過了,那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時代過了,在這棟擁有幽谷迴廊的九十歲建築前,淡水女學堂望著這場三八婦女節活動,遠處高中生依舊喧鬧著,紅磚屋靜靜的,或許她還覺得拿著麥克風的我有點吵。

陳水扁總統要來致詞,沒想到他遲到了廿分鐘,我拿著麥克風整整說了廿分鐘,哈,我的致詞時間變得比大家都長!從馬偕醫師渡海來台談起,談到阿蔥仔傳奇的一生童養媳變醫師娘的人生,談到淡水伊當時,談到淡水煙雨濛濛最是美。最後,當阿扁來時,忍不住跟現場來賓說:今那日的主角不是總統、不是查甫人、而是女學堂與咱查某人。

我陪著八十幾歲的女校友鍾信心,一路坐捷運回到台北,她人生豐富精采,見證過二二八,父親小時候常與馬偕的兒子一起玩,她曾留學日美,奉獻醫界單身至今,身體勇健還可以跟我談媒體及社會學。捷運經過紅樹林時忍不住問她:人生至此,在美國、在日本、在台大、在南部…那一段人生最讓人思念?她笑著說:十七歲前在淡水的日子最讓人思念…



我與加拿大大使的合影,這也是我第一次在濟濟人面前以英文翻譯

這是二二八事件時犧牲時的名畫家陳澄波所繪的淡水女學堂,完全畫出了今天走在淡水女學堂的感覺,轉載自http://over.tngs.tn.edu.tw/arts/arts-004/arts-004-001/arts-004-001.htm#

第一座台灣女人的地標--淡水女學堂
分類:歷史古蹟



大正五年建好的淡水女學堂,在浪聲、風中、草聲與鐘聲中,靜靜站在淡水碼頭邊望著我們,陪伴著多少女生的歡笑與淚水,直到今天,她成為台灣女性的第一座地標。

女學堂的紅傳上的「大正五年」的「大正」兩字一度因為國民黨政府來台而塗掉,但,沒有任何歷史可以被政治塗掉的,隨著雨水與時代沖刷,那兩字變得更加清晰。如同這個大時代,政治人物頂多只能紅個十年,沒有人能掩飾欺瞞這塊土地。

我,做為地標揭幕此刻的司儀,耳畔彷彿聽到歷史的歎息,那緾小腳的時代過了,那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時代過了,在這棟擁有幽谷迴廊的九十歲建築前,淡水女學堂望著這場三八婦女節活動,遠處高中生依舊喧鬧著,紅磚屋靜靜的,或許她還覺得拿著麥克風的我有點吵。

陳水扁總統要來致詞,沒想到他遲到了廿分鐘,我拿著麥克風整整說了廿分鐘,哈,我的致詞時間變得比大家都長!從馬偕醫師渡海來台談起,談到阿蔥仔傳奇的一生童養媳變醫師娘的人生,談到淡水伊當時,談到淡水煙雨濛濛最是美。最後,當阿扁來時,忍不住跟現場來賓說:今那日的主角不是總統、不是查甫人、而是女學堂與咱查某人。

我陪著八十幾歲的女校友鍾信心,一路坐捷運回到台北,她人生豐富精采,見證過二二八,父親小時候常與馬偕的兒子一起玩,她曾留學日美,奉獻醫界單身至今,身體勇健還可以跟我談媒體及社會學。捷運經過紅樹林時忍不住問她:人生至此,在美國、在日本、在台大、在南部…那一段人生最讓人思念?她笑著說:十七歲前在淡水的日子最讓人思念…



我與加拿大大使的合影,這也是我第一次在濟濟人面前以英文翻譯

這是二二八事件時犧牲時的名畫家陳澄波所繪的淡水女學堂,完全畫出了今天走在淡水女學堂的感覺,轉載自http://over.tngs.tn.edu.tw/arts/arts-004/arts-004-001/arts-004-001.htm#

2006-03-03

鏡中媒介相關文章
分類:分類匯整

鏡中媒介相關文章連結表載入中......

2006-02-25

藝伎回憶錄與末代皇帝的主題曲


一.比較藝伎回憶錄,馬友友與帕爾曼和john Willams的第三首going to school與1987末代皇帝的主題曲,超像。
二.李敏勇的詩:暗房
三.周杰倫的霍霍霍霍霍霍霍元甲
四.柴可夫斯基的一八一二

一.五座奧斯卡肯定的約翰威廉斯與大提琴家馬友友與小提琴家帕爾曼,帕爾曼曾經在九三年為威廉斯榮獲奧斯卡肯定的作品《辛德勒的名單》中用琴聲燃燒猶太民族的歷史悲情,馬友友則是在一九九七年在威廉斯榮獲金球獎提名作品《火線大逃亡》中用琴聲頌揚一段動人的情誼,帕爾曼與馬友友兩人先後發行過演繹威廉斯電影音樂作品的專輯。

約翰威廉斯在《藝伎回憶錄》的配樂融合東西方樂器,加入三味線、日本古琴、尺八和太鼓等傳統日本樂器。四樣樂器表現出悲傷、惆悵縈繞,無語問蒼天的藝伎人生.

而當年紅極一時的[ 末代皇帝 / The Last Emperor ] 是一部跨國合作的電影鉅作,電影音樂的製作同樣也統合了東西方來自中,美,日,英等各國音樂人才聯手打造,由 [ 版本龍一 ],[ David Byrne ] 以及 [ 蘇聰 ] 作曲,分別在東京,紐約與倫敦完成錄製,並由大家十分熟悉的 [ Hans Zimmer ] 等人,為唱片的發行做最後的整合與編輯,可以說是電影音樂中非常特別的作品。[ 版本龍一 ] 的作品比較接近西方交響樂的質感,但在 [ 蘇聰 ] 以精湛的琵琶編曲加以潤色之下,十分成功的散發出中國音樂的神韻,使得 [ 版本龍一 ] 的音樂不僅具有西方交響曲的美感,同時也流露出東方音樂獨有的韻味。[ David Byrne] 的 [ 末代皇帝 ] 序曲,算是本片配樂最為觀眾所熟悉的,聽起來像揚琴的電子音樂,特別有一股搖曳生姿的東方風情,做為一首揭開序幕的開場曲,的確有一股特別的情懷與魅力,典雅幽遠的韻味中,帶著一種由西方眼光看待中國文化時,特有的想像力與神祕感。

小提琴家帕爾曼是在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同時,整個世界也看到了,納粹對於猶太人大屠殺的野蠻的面目。就在這一年裡,帕爾曼出生在巴勒斯坦的特拉維夫(Tel Aviv),他的父母親是從波蘭來的移民,為了躲避納粹的迫害,而逃到以色列的猶太人。帕爾曼能在以色列出生,對於他的祖先來說,是一件非常驕傲的事。帕爾曼很小的時候,就喜歡聽小提琴家海飛茲的演奏。不過,有一次,他在自己的玩具小提琴上,學海飛茲拉琴的樣子,可是因為怎麼學也學不會,結果就不耐煩地把小提琴扔掉了!四歲的時候,他得了「脊髓灰白質炎」,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小兒麻痺症」,而在那個年代裡,根本還沒有所謂的沙克或是沙賓疫苗,所以,只能坐視病情惡化,最後造成了帕爾曼終身癱瘓的命運。帕爾曼得了小兒麻痺症一年以後,又要求父母親為他買一把小提琴,從那時候開始,他就立志要像小提琴大師海飛茲那樣演奏小提琴。後來,他真的做到了。小提琴家史坦曾經讚賞他的演奏,非常精確和熟練,令人難以置信!

二.李敏勇的詩:暗房,一種描述戒嚴時代的光,又是我的懷舊…
這世界
害怕明亮的思想
所有的叫喊
都被堵塞出口
真理
以相反的形式存在著
只要一點光滲透進來
一切都會破壞

戒嚴時代雖然密不透光,但最後仍會被崩解破壞
那麼
…現在呢?

三. 雖然霍元甲的導演說他聽不懂周杰倫唱的霍霍霍霍霍霍霍…,但周董不愧為當代流行音樂天才。電影裡那個一心以打拳練氣,要打敗所有看不起他的人,要成為津門第一的霍元甲,霍母對他說道『以力服人又如何?讓人尊敬才有意義。』 這是最核心的價值,這句話是說給所有中國民族主義者聽的。也是說給我們台灣民族主義者聽的。李小龍的精武門,也是強調民初中國人面對外來侵略時,以暴制暴以無武藝來打擊羞辱與壓迫。

但如同史明在他的《不要怕台灣民族主義》一文中所說的,台灣民族主義必須有意識與行動。防衛性「台灣民族主義意識」,和三百萬中國人及其後裔的「中華民族意識」應和平共處。回顧過去,鑑於國民黨於一九二七年以降的清共手段之酷厲,以及共產黨在當權後,對於與國民黨有關係者幾近滅族式的殺戮,相信即使是最思鄉的中國人,也幾乎不會再幻想中國是天堂似的樂土。台灣,畢竟才真正是我們的共同家鄉。

四. 柴可夫斯基的「一八一二序曲」,加農巨炮,鐘聲是百年教堂鐘樓。「一八一二序曲」,氣勢磅薄,描述的是:西元一八一二年法國拿破崙率領60萬大軍攻打莫斯科,俄軍採用焦土政策誘敵深入境內,再利用俄國冬季嚴寒的優勢,使得法軍飢寒交迫、狼狽而逃;成為戰爭史上一個以寡敵眾的奇蹟,其中有加農砲與銅管再加上急速的弦樂下行。這是柴可夫斯基做為「國民樂派」國族精神的音樂。

柴可夫斯雖然厭惡沙皇要他做一八一二序曲,但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聽這首曲子時,上揚的版本砲聲很強,要小心不要把喇叭震壞了。

柴科夫斯基的音樂天賦很早就顯現,可是他的父母親卻將他送進彼得堡的法律學校,他在這個學校過了九年,1862年,柴可夫斯基十九歲時,開始在司法部任職,當一個小官吏。不久聖彼得堡音樂院開辦,他跟隨音樂院院長安東.魯賓斯坦學習音樂。在音樂院學習了三年之後,恰巧安東.魯賓斯坦的弟弟在莫斯科創辦了莫斯科音樂院,他移居莫斯科,擔任莫斯科音樂院的教授。柴科夫斯基的死因一直撲朔迷離,早期有人說他是喝下了一杯生水,染上霍亂而死,但現在可推斷於他是自殺,1893年死於聖彼得堡。

2006-02-19

諾曼第大空降主題音樂與芭芭拉史翠珊所唱的THE HOPE

今天的「台灣大國民」節目裡,選了四首曲子,主題都圍繞在米蘭昆德拉所言:「人類對抗權力的艱苦奮鬥,就是記憶對抗遺忘的掙扎。」我比較了HBO自製的諾曼第大空降、芭芭拉史翠珊所唱的老歌版THE HOPE。以及宋澤萊的若是來恆春,和吳秀珠的歌曲「沒有留下地址」。

音樂一:諾曼第大空降主題音樂(2分21秒)歷史不能遺忘,美國的媒體是這樣的在面對歷史,相較於台灣的媒體,真感到汗顏。HBO至今耗資最昂貴的自製影集「諾曼第大空降」,結合了當今好萊塢最頂尖的兩位電影工作者:湯姆漢克與史蒂芬史匹柏,這部成本高達一億兩千萬美金的迷你影集,湯姆漢克與史蒂芬史匹柏將擔任此影,「諾曼第大空降」卻是真人的英雄事蹟。這齣10小時的迷你影集「諾曼第大空降」是根據作家史蒂芬安布洛斯(Stephen E Amborse)的暢銷同名小說改編而成,描寫第二次大戰期間,美軍101空降部隊506團”E連”的故事。

音樂二:宋澤萊的「若是到恆春」:1983年,宋澤萊首部純詩集《福爾摩莎頌歌》初版付梓,詩作約於1981年開始創作,時值美麗島事件發生後不久,台灣的政治菁英一夕間被捕殆盡,自228事件以來,全島再度陷入一陣恐怖,到處風聲鶴唳,作家卻一反島民的噤若寒蟬,以小說家的批判精神、詩人的情懷,勇敢寫下一篇又一篇對台灣的摰愛,書寫引起很大的迴響,同時開啟作家對台灣的全盤觀照,也預擬了他對台灣的美好理想,姑且可逕稱她們為「台灣觀照詩」。宋澤萊,本名廖偉竣,1952年生,雲林縣二崙鄉人。1976年自台灣國立師範大學歷史系畢業後,除了兩年預官軍旅生涯,一直任教於彰化縣福興國中。

若是到恆春,就要好天ㄝ時陣,
出帆ㄝ海船,有時駛遠有時近;
若是到恆春,就要落雨ㄝ時陣,
罩霧ㄝ山崙,親像姑娘ㄝ溫純;
若是到恆春,愛撿黃昏ㄝ時陣,
海墘ㄝ晚雲,半天通紅像抹粉;
若是到恆春,不用撿時陣,
陳達ㄝ歌若唱起,
一時消阮ㄝ心悶

音樂三:電影慕尼黑電影音樂版二分鐘,再緊接著放第二首的芭芭拉史翠珊演的二分五十八秒,共四分五十八秒。電影配樂大師約翰•威廉姆斯憑藉《慕尼黑》和《藝伎回憶錄》獲得兩項最佳原創配樂獎的提名,這也是他從影以來獲得的第44和第45個奧斯卡獎提名。威廉姆斯因此成為繼沃爾特•迪斯尼之後獲得奧斯卡獎提名最多的電影人。迪斯尼共獲得過59次奧斯卡獎提名。1972年9月,一項恐怖份子攻擊事件史無前例地在全球九億電視觀眾面前活生生上演,從此揭開恐怖暴力行動的嶄新一頁。但我一向懷疑史帝芬史匹柏對於歷史的誠意,當然 ,此片果然引來以色列的抗議。

不過,芭芭拉史翠拉的聲音,現場收音,引來不少懷想。

音樂四:吳秀珠,「沒有留下地址」二分五十五秒
莊奴填詞:
「來時已晚,去時又早,不在天涯,不在那海角。只要美好,不論多少,沒有天荒,沒有那地老。哎呀,天涯誰在尋找,哎呀,海角誰在祈禱,啊......我想你,風兒都知道。」
這是在湯姆叔叔的網站裡看到,才發現腦海裡總受記憶影響。

民國64年,萬國影片公司拍攝一部由甄珍、鄧光榮主演的愛情文藝片《未曾留下地址》,片中的插曲由左宏元負責,莊奴填詞,由吳秀珠演唱。當時正是國片飛黃騰達的時候,幾乎每部文藝片都穿插幾首歌曲,電影賣座,連帶也使電影插曲受到影迷的關愛。

1975年,正是蔣介石辭世,那個時代有南海血書,有老蔣告全國軍民同胞書,也就是莊敬自強、處變不驚的年代。什麼才是真相?什麼才是真實的記憶?什麼才是真正的歷史?
文明.臺灣.環保.弱勢.文化.改變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