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4-16

是真的嗎?看了這新聞不勝唏噓

以前採訪過她也蠻欣賞她的,也讓人印象深刻!現年45歲的王雪峰被看到和先生王作良在新店山區住家附近,一同拾荒。王雪峰雖然看起來骨瘦如柴,但她對於拾荒訊息遭披露,笑笑說拾荒也沒什麼不好。

一、懷疑真實性。
二、生活的熱情?
三、政治真是可怕的行業。
四、孤鳥難道一定不好?一定要派閥政治?
五、拾荒沒有好或不好,只是懷疑人生抉擇。

一家平價料理店老闆有一次對我說:「簡小姐,當議員了應該吃好一點的吧!」讓我心裡很不是滋味,我想是社會對政治人物的刻板印象如此,認為政治人物應該吃香喝辣進出有車走路有風,但是,國家的制度給從政者的投資報酬率並不高。各黨政治人物如果不是家有恆產或做生意的,實在很難「吃好一點的」,我想是大家對政治工作的想法停留在威權時代吧。一位前輩在我決定參選時就跟我說,你要從政先從學做「乞丐」做起,台灣政治人物的制度不合理,想來真是很悲哀。不過,從政做議員本來就是很普通的上班工作,說穿了也就是短期聘用的公職而已,其實這也真的是很普通的行業罷了,所以,只好這樣平常心看待拾荒或轉業的事情。

16 則留言:

  1. 不想相信這是真的

    回覆刪除
  2. 中國時報的新聞隨便看看囉

    回覆刪除
  3. 從外界對王雪峰的反應,可以看出台灣人還是講究物質生活,甚至從物質面來評斷一個人過得好不好,真是太膚淺且矯情了.

    佛陀曾貴為王子,卻將名利.地位.財富通通拋捨,過著日中一食及過午不食的生活,將物質慾望降到最低,但誰敢說他的精神層面不是豐富的.

    米勒在五光十色的巴黎都會中,為皇宮貴族作畫,沒有人讚賞他,當他回歸大自然之後,就留下拾穗等名作.

    印度聖雄甘地也是過著自食其力的耕織生活,甚至要求其妻也要作清掃排泄物的工作,然而甘地對世人的貢獻,非三言二語所能描述.

    中國人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世上許多偉人,文學家或藝術家,都是在物質最匱乏的環境下,留下曠世鉅作或成就偉大事業.

    回覆刪除
  4. 也許是奉行自給自足,環保救世的理想...
    2012快到了,那些大肆挖錢,破壞環境和權力鬥爭的人很快就會後悔的。
    http://www.shs.edu.tw/works/essay/2008/10/2008103100132260.pdf

    回覆刪除
  5. 王雪峰夫婦的精神令人稱讚,雖然物質生活不是盡如人意,但是起碼沒有為五斗米投靠敵營,出賣自子的靈魂.
    如陳文茜.鄭麗文之流雖然擁有豪華的物質生活,但其作為是令人作噁.

    回覆刪除
  6. 1.其實人生的抉擇很難去說好與壞。

    但當時筆者在2000年所服的替代役即王女士大力推動的法案之ㄧ,還是很感謝她。

    2.看遍了人生百態,人的身體髮膚以及物質慾望不過都是過客,重要的是,我們留給後代是怎樣的普世價值;筆者認為,珍惜每個當下與人的緣分、感念上天所賜的時光,省思待人處世的原則,也許凡事就能迎刃而解。

    3.而面對馬先生及其所屬黨派一黨獨大(5院像其粽子一把抓)卻又完全卸責推諉的情況下,台灣人真的只能自求多福,多行善事,或許上天還會憐憫吧。

    回覆刪除
  7. 沒錯,看到鄭麗文孩在電視為這則新聞演戲哽咽,噁心死了。

    回覆刪除
  8. 鄭麗文與王雪峰根本不熟。

    回覆刪除
  9. 同意5樓的說法

    能夠選擇放下更是難能可貴
    中午新聞看到鄭麗文裝哽咽
    還在消費雪峰
    說雪峰去求她幫忙找藍委助理的工作
    真是一整個想吐
    鱷魚的眼淚....

    回覆刪除
  10. 鄭麗文流下了鱷魚的眼淚
    林瑞圖還是比較有誠意

    回覆刪除
  11. 我以前也採訪過王雪峰,雖然談話的機會不多,但是她不但人漂亮,對人也粉親切(就和余晏一樣)。樓上幾位說得都很有道理。如果王雪峰和她老公覺得這樣簡單的生活可以接受,旁人其實不必多說什麼。

    「政治人物吃香喝辣」是老國民黨留給後人的壞印象跟壞榜樣,而部分腐化後的DPP人物也是一樣。

    希望余晏、阿冠還有很多年輕一代的政治人物,可以像「CHANGE」裡的朝倉啟太(木村拓哉飾)所說的一樣,永遠不要忘了當初是抱著怎樣的心情從政......

    回覆刪除
  12. 晚上看了嚴長壽先生的書,書中一段話與大家分享『在人生最後的終點上,不管你從事何種行業,你是個總裁、公務員、藝術家或是勞工。我們要問自己的是:我們有沒有因為樂在這個「位置」上而讓自己的生命變的充實而豐滿? 生命的價值不在於一個人的名聲、財富、權勢的有無,也與偉不偉大無關,而是你是否認真的在過程中盡心盡力,讓自己沒有遺憾。』

    『生有時,死有時。
    栽種有時,收穫有時。
    拆毀有時,建造有時。
    哀慟有時,跳舞有時。
    尋找有時,失落有時。』

    自己看了這些消息,看了余晏自己的小故事,看到這本書,覺得或許生命有更多的思考可以讓我們一起分享。

    回覆刪除
  13. 這條新聞要說的是,從政就是要A錢,不A錢的下場就是如此~

    奇怪的是,媒體只訪問藍營的邱毅與鄭麗文,似乎顯得綠營同志漠不關心。
    余晏某些方面與王雪峰頗有相似,漂亮又年齡相近,也許會被媒體拿來類比。
    或許可以主動去關心一下...

    回覆刪除
  14. 今天在自由時報也看到這則新聞,對某些媒體報導她和家人在“拾荒”造成對她家人的困擾。根據自由時報的報導,王雪峰和先生在退休後是“偶爾當資源回收義工”。

    拾荒和當資源回收義工兩者差別很大,希望媒體報導秉著良心不要張冠李戴造成當事人困擾。

    回覆刪除
  15. 一些大老闆事業有成,加入慈濟當志工後,
    也是常要參與資源回收的工作.
    這在旺旺時報可能要被寫成:
    「大老闆晚景淒涼,靠拾荒度日...」

    回覆刪除
  16. 看到媒體以投靠藍營換取富貴的鄭麗文,來配合假惺惺地炒作消費王雪峰,令人想到的是「笑貧不笑娼」。

    回覆刪除

本站意見留言採人工審核處理,要等半天到一天之後出現,我們會繼續努力改進!非常感謝您留下的意見。